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吐露心迹(1/2)

德王没想到楚云风会有此一问,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长叹一声,答道:“如今太子已立,本王身为太子皇叔,自是要扶保太子登基,并且助太子铲除身边奸吝之人,让将来太子登基后不再受北司一党摆弄。”

楚云风和众人露出一脸失望的神情来,他知道德王的想法和追随德王的所有人都不是一致的,违背了大家的初衷,争论道:“殿下,请恕草民直言,北唐走到今日已经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了,想要力挽狂澜,必须得有一个铁血手腕的人物采取铁血手段,方能让北唐起死回生。而太子能走到今日并非因为他有多贤能高明,而是仗着北司一党的势力才坐上太子之位的,他对温季清、田福光一党的依赖犹如大树连着根,太子根本就没有能力独自来招架这病乱已久的北唐王朝,且不说他身边还有田贵妃和那位太子妃,若是太子将来登基,只怕朝廷的权势会尽数落入后宫之手,即便少了一个温季清、田福光,那还会有其他人来替代他们的位置”,说到此处,他凝神观望了一遍众人,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深沉无比,做深思状。他既然已经挑明,绝没有半途终止的道理,便要将想说的话说到底,随之又继续道:“纵观皇上膝下诸子,能够有所作为的几位皇子,惠王最为贤能,却在二十年前平叛之中战死;楚王文韬武略也不在惠王之下,可惜十余年前被温季清、田福光一党迫害被废,流落民间,生死不详。这些年成年的皇子一一遭到温季清、田福光一党的打压,就连最有声望的宁王也被废弃,试问德王殿下,为何皇上在位四十余年,迟迟不肯立太子,直到从蜀中归来,这福王才被迎立为太子?”

德王神情更加凝重,楚云风的话,字字句句都说进了他的心坎之中,慨叹道:“当年我父皇临终之时,温季清和北司首监为了把持朝政,擅改先帝遗诏,废长立幼,将本王不到十岁的皇兄强行拉到了龙位之上,而后又将几位年长的王兄逐一贬斥和杀害,本王那时不过三两岁的孩童,才免遭涂炭。这些年幸得皇兄庇佑,才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亲眼目睹了温季清、田福光等人的屡屡罪行,他们所犯下的罪孽简直罄竹难书。我皇兄这一生,也实在凄苦,这些年天下诸事都被温季清等人蒙在鼓里,中原大乱,连连混战,他却以为天下太平,从来不问国事,等到察觉时,手中权势已不再他手上,就连太子的立定也全由温季清裁定。从福王监国,再到太子册立,这一切都非我皇兄本意,都是温季清和田福光等人想故伎重演,继续把持朝政罢了。”

“殿下既然深知此间情形,为何还想着保太子登基?”,楚云风又是说道:“太子监国一年有余,朝廷宦官把持朝廷之势愈演愈烈,究其缘由,北司之祸不在他人,而在于皇上和诸位王子太过倚仗北司一党了,才会招致他们野心更加膨胀。太子的根基是建立在北司衙门之上,他至始至终就是北司一党扶植起来的一个傀儡,眼中哪容得了朝中群臣。到时候我们若是扳倒了温季清、田福光一党,以太子柔弱的个性,诸事必不能自作决断,他会继续依赖身边最亲信的人,而德王殿下也会成为他最忌惮的王叔,到时候不但不能保证解除宦官把持朝政之危,还会导致后宫、外戚干政的新祸,藩镇割据更会不断加剧。”

“楚盟主分析的条条是理”,李兰璞见楚云风的话一针见血,处处能够点透朝廷的病根,十分佩服,也同德王说道:“殿下,太子身边的那两个女人,田贵妃和太子妃可都不是什么善茬,这太子要是登基,外戚也不是一般的外戚,而是南诏国啊。我朝近百年来,始终摆脱不了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阴影,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历代君主要么太过年幼,要么太过柔弱,不能够独理朝政,才让小人有机可趁。这样外不能决断御敌,内不能主政的君上,任凭藩镇割据,义军四起,浑浑噩噩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德王徐徐点头,眉间蹙成了一团,“本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