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校场推心(2/2)

从此愿以陈公马首是瞻,共同为朝廷尽忠。”

只见陈书礼摆了摆手,“诶,朱将军过谦了,试问四海之内谁人不晓‘冲天杀神’的威名,老夫老矣,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朝廷陷于危难不能自拔,往后北唐的大业还得仰仗将军和楚阁主这等贤能之才呀”,说着又是理了理思绪,小心翼翼道:“老夫既知将军心志,只是尚有些疑虑想请教与将军?”

朱誉晟察了察他的眼神,慎慎道:“朱某自重归朝廷以来,屡得陈公诚心相待,朱某感激不已,陈公对在下不必有所隐晦,大可直言。”

“好,将军果是爽快之人”,陈书礼甚喜,终于坦露心迹,“那老夫也不把将军当外人了,如今的朝廷早已千疮百孔,官场更是一片昏暗,将军既诚心归于朝廷,还能将楚阁主这等隐世大才请出山来,想必定是有济世之策。以老夫对楚阁主的了解,这位心气颇高的江南才子,本就是侯门将相之后,之所以世代隐居吴越,便是看不惯这萎靡不振的官场,才甘愿替江南小小的吴越王经营属地。”

“陈公此言实乃发自肺腑,朱某也定当与陈公推心置腹”,朱誉晟见他甚是诚心,便全无芥蒂,直言道:“实不相瞒,朱某当初起事,初衷只是想要清君侧,力保德王为帝,只是后来的局势已大大的超出了朱某所预想。黄振赫引沙陀、契丹外族入境,窃取神器,害的我落下不忠不义之名,朱某甚是惭愧。后来同州败于陈公手下,只得游走江南,结识了我这位楚贤弟,他对当今朝势的见地倒是与我不谋而合,若要匡扶北唐,定要从根本上治理。”

陈书礼问道:“怎么个治理法?”

朱誉晟刚正言道:“剿除北司,另立敢于作为的有德之君,重用贤能之臣,再徐徐削除藩镇力量。”

“好,朱将军敢于直言,老夫深表敬佩”,陈书礼本欲试探于他,见他如此坦诚,也再无需顾忌,敞开心扉道:“老夫对当下的朝廷也是深恶痛绝,德王心系天下,有心重振北唐雄风,令我等老臣景仰,老夫也早有此心”,说着又是吁了口气,“只是如今朝廷的局势,形势不容乐观呀。德王乃陛下之弟,陛下子嗣众多,若论名正言顺的继承君位,怎么也轮不着德王。况且陛下长子福王深得温季清一党倚重,福王对宦官向来亲近,早晚被立为太子。只怕陛下百年之后,能顺理成章登上帝位的会是福王而并非德王啊。”

朱誉晟此时也露出十分忧虑的神色,“其实只要天下能够太平,谁做皇帝并不打紧,但朱某担心福王并不能担此重任呀。”

“朱将军所疑虑的正是”,陈书礼语调瞬时变得急促起来,“福王是陛下与田贵妃之子,这个田贵妃又是田福光的亲妹妹,而田福光却是温季清的干儿子,其间关系甚为复杂。北唐四贵若论及势力之最,当属温季清与田福光父子,若让福王登上帝位,恐怕他也只能沦为北司一党的傀儡,更别谈什么匡扶北唐了。”

“唉”,听到此处,朱誉晟眼神凄厉的望着校场上楚云风与李兰璞二人,不仅又是长长的哀叹了一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