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秘的第六个人(1/2)

乔巴他们跟着在前面带路的那辆全地形突击车七拐分布着,多到几乎每隔半个小时,他们就要停下来测一次水深,以保证涉水时,那些精密的车载电子设备不会被河水淹没。

幸好这两辆无法通过石门子那座小坡桥的二十多吨的导弹射车和雷达车都是履带地盘,越野通过性都还过得去,否者他们的行程将更为艰难。

那辆栽着十二枚导弹的补给军卡,已经沿着金州大道过了石门子回到三十里堡的绿漆区基地。而乔巴他们不得不开启了红外夜视装备,努力的朝着那段浅水河段进。

又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乔巴他终于来到这段工兵排在正施工的河段。

这里已经构筑了机枪阵地以及迫击炮阵地,对岸还有一辆应该是美制1a2的坦克,这些都让乔巴感到极具安全感。

最让他高兴的是,他的祈祷终于得到了主的回应,那两个跳伞的飞行员竟然毫无伤,嗯,好吧,据说有一个飞行员崴了脚。

总之没有人员伤亡,乔巴觉得自己今后不会在内疚中度过余生了,否则一穿越过来就秒杀战友的恶名将终身伴随着这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但是赵之一就没有乔巴那么乐观了,就是眼前这辆造型酷拽到炸天的十二管的导弹射车,把他的心头最爱,也是绿漆区的镇宅之宝北美野马从天上轰了下来。在二十一世纪,显然是这一套刚刚入役防空导弹系统比北美野马v-1d值钱,但是武器装备从来都不是以谁价格高谁就更厉害来作为衡量其战力的标准的,没有了“导演组”在北美野马上安装的那套“全球鹰”的高清摄像系统,穿越众的空中侦查能力成几何倍的衰退了。还有他们的讹大钱的计划,实施起来将更困难了。

这里河面的宽度不足六米,但是想要在落潮时彻底堵塞堤坝,截断上游的水流,仅仅靠两辆小型多功能钩机和v清障车来完成这一作业,工期是非常赶的。

现场支起了许多大功率的探照灯,附近许多的百姓为了粮食也受雇来到这里帮工。除了肩挑手抬忙土方工作的土著百姓外,远处还有不少的百姓在围观看西洋景。

这些人第一次在大晚上见到那么亮的灯,虽然大连湾炮台晚上也有使靠电力工作的探照灯,但是那些探照灯的功率实在是太感人了,怎么可能比得上现在这浅水河段工地上这些现代产品呢。

那些在远处围观的人,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在等看西洋景,大冬天晚上在野外顶着严寒看热闹,是没多少人有这样高涨的热情的。华夏人从来都是不缺小聪明的,这些围观土著通过观察现穿越众这个活,干得很急。被雇来的人从上工开始就没有歇过脚,都劳苦人出身,他们觉得这些受雇来干活的人不可能一直这样撑下去。

只要三十里堡那伙人还要赶工期,绝对是要再雇人的。本着这样的想法,围观的人在远处升起了御寒的火堆,迟迟不愿离去。

赵之一也懒得去驱赶他们了,被围观已经成了日常了,又不是什么机密行动,就让他们在远处看吧。他对这个时期国人的这种行为已经麻木了,他从issfx翻译的一些缴获的日军的个人日记里就读到了关于国人爱看热闹的感人事迹。

有日军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在花园口登6当日的一些见闻,其中就提到了,日军抢滩时,一群脑后拖着长长辫子的清朝顺民在远处围观着,他们对日军指指点点,直到被日军开枪开炮恐吓后才离去。悲剧啊,一群没有家国观念的顺民!

在远处黑暗中观察着穿越众土方作业的,不仅仅只有当地的土著百姓,还有一个伪装成了清朝顺民的日本间谍。他是花园口日军登6当日派出的六名间谍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还在为日军效力的一个。

“三崎”已经被连顺砍了脑袋,猪田正吉和向野坚一果断地投了新主子,只有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