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44【死局】(2/3)

做捞不到太大好处,甚至还有可能白白损失钱粮和军队。第二,为了东北和你个人的利益,左右摇摆当墙头草。先支持阎锡山反蒋,常凯申一旦战事不顺,必然会向你许诺大量好处。这时你再掉头拥护中央,于关键时候出兵抵定大局,甚至还有可能把华北收入囊中。可你这样做的话,必然让中国国力大损,可能五六年都无法恢复经济民生。”

“这……这叫我如何选择?”张学良左右为难。

换成是张作霖,肯定毫不犹豫选择第二个方法,但张学良却是真心爱国。

爱国归爱国,张学良还有一层身份是东三省领袖,他必须为自己的手下考虑,同时也有自保谋壮大的私心作祟。

张学良左思右想,已然渐渐倾向于后者。但他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这多难为情啊,难道直接承认自己不顾国家?

周赫煊又说:“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如果你选第二个办法,那么日本关东军百分之百要趁虚而入!”

张学良猛然一惊,瞪大双眼道:“何出此言?”

周赫煊说:“中央和地方打得兵力大损,赤字惊人,短期内根本没能力再打大仗。而东北军又调兵入关,造成东三省防御空虚。日本国内军国思想泛起,他们在东北的租借地又要到期,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时候,关东军一旦入侵,中央无暇援手,你该怎么办?”

“是啊,我该怎么办?”张学良带着疑惑望向周赫煊。

周赫煊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赫煊讲的是实话,他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关东军武力入侵东北,虽然属于下面的人私自行动,但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就算张学良坚持抵抗,日本陆军部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兵,首先是驻朝鲜的日军来增援,接着是说服国内的部队增援,不把东北占下来决不罢休。

以东三省之力,是绝对无法抵挡的,南京政府就算想帮忙也没能力出兵。

就东北军面对苏军的糟糕状况,别说是日本国内增兵,只朝鲜的军团调过来,估计就能在半年内把东北打穿。

而且,东北的日军间谍太多了,汉奸也太多了。

即便张学良想要抵抗,手下将领也会接二连三叛乱。特别是那些满族将领,做梦都想着能建立满洲国,光是东北军内乱都够张学良喝一壶,张作霖重生也是压不住的。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谋略都属于纸上谈兵。

若是张学良选择第一个办法,拥护中央以最快速度的平息国内战乱。但后续情况谁都说不准,常凯申在收拾冯玉祥、阎锡山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肯定会继续向东北军开刀。

只要战事再起,阎锡山等军阀必然死灰复燃,一场大混乱在所难免。

到时候又怎么办呢?

变数太多,周赫煊不是神,他哪猜得出来。

就算常凯申不向东北军下手,日本有可能推迟一两年入侵东北,也有可能照样入侵东北,南京政府真的会来救吗?

顺便一提,东北如今财政情况糟糕透顶。如果不趁中原大战捞好处,根本无法打大仗,日本人来了同样无力抵抗,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局。

说千句道万句,还是实力太弱,必须团结全国的力量才能扛住日本进攻。

从更加残忍的长远角度来看,日本武力入侵中国并非完全是坏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令民族意识为之觉醒;而日本全面侵华,粉碎了国人的侥幸偷安思想,让四分五裂的国家拧成一股绳,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升华。

更何况,日本人的蛇吞象,完全是在自寻死路。

唯一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不知有多少无辜冤魂死于日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