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官制时代】(2/4)

了。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的年份只有一个进士及第,当然了,他肯定很高兴,状元稳拿,不过,估计什么“探花宴”、什么“慈恩寺题名”、什么“曲江大会”,没有人陪他闹腾了,我想他也会很郁闷,

哪管再有一个也好同伴而行啊?(深表同情,胜利固然好,只是很孤独)顺便再说一下主考官,开始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副司长),后来皇帝嫌官太小,压不住场,改为礼部侍郎(礼部副部长)。

科举不简单当年进士及第和如今的高考有着近似相同的一dian,高考之后上大学,不包分配,得自己去找工作,进士及第不一定能当官,还要经过吏部考试,称为“关试”,只有这个考试时合格了才可以做官。

不要以为进士都考上了,“关试”只是走走形式,那可就错了,“关试”不通过,任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休想当官,为啥,就这么规定的。

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同志,进士及第后,三次参加“关试”都没有通过,十年布衣,可见“关试”可不是闹着玩的。“关试”包括四个内容,一曰身,就是看长相,帅不帅,帅的过关,丑的留下,这个是天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整容术

谁也改变不了,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所以本人认为这条内容不合理,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本人长的歪瓜裂枣,而是为那些相貌奇特的仁兄们抱不平(估计朱元璋同志前来考试,第一关就得挂,有画像为证)。二曰言,考的是口才如何,说话是否流利,字正不正,腔圆不圆?

这个对方言区的考生可有dian不公平。毕竟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把主考官说成人中龙凤。人家也听不懂,拍马屁都白拍。三曰书,这个没有基因的区别,也没有地区的差异,只要你努力,写出一手俊美的楷书,

就能过关,本人认为这个还挺公平,如果你字写的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青睐。那可要恭喜你了,离飞黄腾达不远了。四曰判,考察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这个是必须考的,要是不过关,打死也当不上官。

好了,经过吏部以上四关的考核,如果你基因好,非方言区。从小勤奋练习书法,能力还过得去(不要太差),那么你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等着吏部给你受一个官吧。但是期望也不要太高,官不大,品级也不高。一般也就是外放到某县给县令当助手,县丞、主薄之类的。

虽然如此。好歹也是国家正式公务员,有了工资保障。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机,光宗耀祖不说(老祖宗脸上再有光,也享受不到啥实惠,实惠还是自己的),以后一辈子告别锄头田地,而且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面对后代子孙也可以骄傲的说,想当年老子在考场上,那是如何的神采飞扬,大笔一挥,一挥而就,一举登科,题名大雁塔,扬名万世,末了,以过来人的口吻训诫子孙,你们可别给老子我丢人。而且进士及第的人,升迁几率大,混个几十年,当不上宰相,混个三、四品退休还是没问题的。

登科的哥们春风得意,也不能忘了那些考前互相吹捧,没有登科的朋友们,借着兴奋劲告诉黯然伤神的哥们“不要气馁,不要难过,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

我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的,明年兄台一定可以高中。”对于这种话,只有少数是真正有眼光的人(这种人不多见,一辈子遇见一个就是幸运,不知道不要紧,知道了一定不可放过,这也是一种成功之道)说出来的除外,其余的都是在放屁,明年高中,说的轻松,明年考不考还不一定呢。即使真的考,

考场无常,你凭什么保证一定能中,除非未卜先知,但是三国中的诸葛亮是被作者神话的,真实的诸葛亮能力突出,但不见得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乱猜,有时候中,有时候也不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