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联姻】(1/5)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姓名:松赞干布

别名: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

出生地:今西藏琼结

生卒年份:617—650年

职业:吐蕃赞普(国王)

主要成就:统一吐蕃,正式建立吐蕃王朝;迎娶文成公主

吐蕃是古代羌族的一支,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頂點小說,蕃人不习惯住在房屋和城池中,而喜欢住毡帐。他们的君主叫“赞普”(意为伟丈夫),赞普的妻子叫“末蒙”。

设有大宰相(大论)、副宰相(小论)各1人,还设有其他一些官职,但职权分工不是很明确。当时的吐蕃没有文字,还处于结绳记事的状态。属于游牧民族,和突厥一样居无定所,哪里有水草那里就是家。

他们信奉巫术,也崇尚佛教。国内实行严刑峻法,轻微的罪行就可能被剜眼、削鼻,或用皮鞭抽打。吐蕃贵族喜怒无常,经常会把囚犯关押在数丈深的地牢里,两三年才会放出来。

君臣之间比较平等,以朋友相称,经常五六个人同生共死。赞普和大臣每年要有一次小盟誓,用羊、犬、猴做祭品,年再来一次大盟誓,用人、马、牛等做祭品。如果赞普去世,就会用活人殉葬,亲信大臣会自杀殉葬,他生前所用过的衣服、珍玩、马、弓箭等都随葬。

总之,当时的吐蕃文明程度比较低,应该处于我们所说的奴隶社会。社会经济落后。很多习俗粗鄙、野蛮,尤其是下层人民生活境遇悲惨。

吐蕃人崇尚武力。平时弓剑不离身。重视壮丁、轻视老弱病残,母亲要向儿子下拜。儿子要对父亲恭敬。他们制作的盔甲极其精良,甲衣能把全身裹住,只露两只眼睛,这样强弓、利刃都不能把他怎么样。部队行军打仗都不带军粮,每次都以作战劫掠所得做供养补给。

他们军令严肃、军法严酷,每次打仗时都是年轻人冲锋在前,年老的殿后。前队的人都死完了,后队才跟进。人人以战死为荣,鄙视病死、老死。

如果一家人连续几代人都战死沙场。会被大家视为“革命烈士”般荣耀无比;要是打败了,就会被在头上挂一条狐狸尾巴羞辱,表示这个人像狐狸一样胆小怯懦。吐蕃军队极其彪悍、坚韧,在唐朝人看来一不比突厥人好惹,他们尚武的传统和春秋战国时的秦国人差不多。

所以,在其与唐朝的多次战争中,唐军很少占到便宜。李世民要和这样的民族交往,确实需要改变改变策略了。不能见谁都开打,有时候温和的策略更能发挥神奇的功效。

7世纪唐朝开国时,吐蕃也开始强盛。一个伟大的高原政权不断崛起。并且疾风骤雨般地扩张,成为大唐继突厥后最强劲的对手。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与英雄人物,他是吐蕃王朝第1代赞普,但也是吐蕃王朝真正意义上的缔造者。《

新唐书》等汉文史书中。为他拟定了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音译的名字。“松赞干布”是后人为他加上的尊号,含义为“深沉莫测”。

他岁时,其父朗日松(也称囊日论赞)率兵就统一了西藏高原。由一个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领一跃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朗日松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他对独生子的培养和教育极为关怀。

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代的松赞干布就已显现出非凡的才能。松赞干布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训练,逐渐成为精通骑射、角力、击剑。武艺出众而又爱好民歌、善于吟诗的、文武全才的王子。

1岁时他父亲被仇人毒害后,他便接手吐蕃。即位后,他一面缉查凶手,一面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重新统一西藏,并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建立了吐蕃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