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四十六章【天可汗】(2/4)

一样牵引着、控制着这些民族地区。这些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权利,比今天的民族自治区要大多了,除了没有主权外几乎拥有一切权力。他们主要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朝贡,与唐朝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微妙关系。

这些地区属于唐政府影响辐射的势力范围,但一般又不计入唐朝的版图、不能算入唐朝的疆域面积。

例如,唐朝在原来属于东突厥的地方就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府。任用东突厥贵族做地方军政长官(都督),并按照他们的习惯,规定职务可以世袭。

这些州府名义上要接受唐帝国的册封,定期向中央朝贡。但不向唐交纳赋税,仍然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这些州府之上,设都护府,其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代表中央行使主权,管理边防和处理民族之间的事务。这样,我国北部边疆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

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李世民也采取了设置羁縻州府的办法。大唐周边都沐浴在李世民大帝的恩泽中,大家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一时间不闻刀兵、久违的太平安逸就在眼前了。

李世民的民族政策被《旧唐书》誉为“以仁义和恩德结交所有人,以诚信和义气安抚少数民族(仁恩结庶类,信义抚戎夷)”。

外族进犯被打败而归降的,或者是遥远的邦国仰慕而来归附的,李世民都按他们的意愿,在他们自己的领地上为其封王,来作为大唐的屏障。

有的被拜为大将军,授予兵权、得到重用;有的被封爵位在朝廷内做中郎将等高级武官;有求婚的,就把以公主或宗女许配给他们。愿意迁入内地的,有时多达四、五十万人。李世民都分别为他们划地安置。还给他们分配土地,派人教他们纺织、种地。开设学校教他们读书识字。

各民族都想依赖父母一样依赖李世民。所以,他们由衷地认为李世民是他们共同的领袖和自己爱戴的可汗。而尊其为“天可汗!”数十年之后,与唐朝联系密切的各族人民都在潜移默化中,在中华文化的薰陶与洗礼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很多少数民族杰出人才都忠勇异常、将心比心,李世民的宽宏厚德也赢得了大多数少数民族人民的真心拥戴。他对少数民族将领能与汉族将领一视同仁,赢得了少数民族将领的尊敬。

在李世民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少数民族将领和首领起了很大作用。例如,以智勇闻名的突厥名将、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率领他的部众归附后。被封为禁军第三军军长(左骁卫大将军)。

后来,他在平定高昌的战役中立功,李世民还亲赐其宝刀和丝织品,并封他为毕国公。铁勒部的契苾何力率部归附后,李世民封他为高级武官(左领军将军),之后他屡建战功。

一次随李世民出兵被敌军刺伤,李世民亲自为他敷药。当时,突厥的薛延陀部很强盛,契必何力的母亲、弟弟都去投奔薛延陀。部众也有准备去的。契苾何力见到这种情况十分惊恐,表示要忠于唐朝,不愿跟从他们去。

他的部众就把他抓去见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契苾何力在真珠可汗面前,拔刀割去自己的左耳起誓说:“哪有唐朝的烈士受屈于你们的。但愿天地日月能知道我的忠心!”但是,唐朝误以为契苾何力投靠了薛延陀。

大臣们都对李世民说:“契苾何力到了薛延陀,如鱼得水。”李世民说:“情况一定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契苾何力心如铁石,一定不会背叛我。”后来薛延陀的使者来到长安。讲了契苾何力的情况,李世民感动得落下泪来。

忙派人去薛延陀。答应把第15女新兴公主嫁给真珠可汗,作为换回契苾何力为条件,他因此得以回到唐朝。可见契苾何力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真珠可汗的待遇也就一下子超过了松赞干布啊!

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