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一代女皇】(3/5)

那么,武则天到底有多美呢?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生得“方额广颐”,即宽阔的额头,丰满的下巴。说明武则天五官端正丰满,这在唐朝本来就是美人的标准之一。另外,唐人崔融说武则天“奇相月偃”,可见她生得眉清目秀。总之,在当时人看来,小小的武则天已经出落成一个标准的美人胚子了。

宫门一入深似海

美丽向来是女人的一笔财富,也是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如果不加以利用,岂不可惜了。看着女儿美丽的小脸,想想自己在文水所受的气,杨氏夫人决定用武则天的美貌来重振家声。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若想让深宫内的皇帝知道武则天的美貌,就离不开宣传,甚至可以来dian儿小小的炒作。

巧的是,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姑娘是太宗皇帝的妃嫔,这些人便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关于武则天的才貌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

既长得漂亮,又能批史阅图,知书达理,唐太宗岂能错过这样的奇女子?于是,便下了一道诏书,征召武则天进宫当才人。

“才人”是中国古代宫廷女官的一种,属妃嫔中的一个等级。在唐代,除了皇后外,宫中还有众多妃嫔。这些妃嫔也是分等级的。第一等叫妃,四人,为正一品;第二等叫嫔,九人,为正二品;第三等是婕妤,九人,为正三品;第四等是美人,也是九人,为正四品;第五等是才人,还是九人,为正五品。接下来还有六品的宝林,七品的御女,八品的采女,等等。

在众多的妃嫔中,才人中等偏下,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并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

还没有见到武则天的庐山真面目,唐太宗就直接封她为五品的才人,可见,唐太宗还是很看重武则天的。

宣传也好,炒作也罢。反正,杨氏夫人的目的达到了。不仅让唐太宗知道有武则天这么一个人,还直接被封为五品的才人。

这无疑是为这场战役打了个开门红。

杨氏夫人可以退场了。接下来该武则天上场了。

虽然14岁的小姑娘,进宫就被封为五品才人。这确实很荣耀。但宫门一入深似海,能否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中突围,在唐太宗面前得宠,还要看武则天的造化。

皇帝身边的女人很多,大部分妃嫔都寂寥一生,看不到丝毫出头的指望,所以,得到皇帝宠爱的几率非常之低,不亚于买彩票中大奖。因而大部分父母都舍不得拿女儿一生的幸福做赌注。进宫冒险。

虽然杨氏夫人迫切希望让女儿改变命运,如今她这个寡妇居然成了皇亲国戚,应该高兴才对。但事到临头心里还是非常纠结,甚至有些后悔。

毕竟,武则天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进入皇宫后,前途未卜,而且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虎毒不食子,何况是人。所以。杨氏夫人开始自责,常常以泪洗面。

武则天却认为这是个机会,她非常感谢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家里的生活前景非常暗淡,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被人小瞧的眼神,改变这一切,所以。她选择了进宫冒险。这大概是她遗传了父亲武士彟喜欢冒险的基因吧。

在启程之日,杨氏夫人哭得更加伤心。好像是生离死别一样。武则天却泰然自若,对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的确,见皇帝不见得就不是一件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看,任何事情没有做过就没有发言权。一个14岁的小姑娘就有如此不一般的见识和胆量,让人佩服。

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就此辞别母亲,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走进了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成为唐太宗后宫花花草草中的一枝。就此步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