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四二章 你们就当书佐吧!(1/3)

说实话,诸葛亮和庞统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至少田凡认为,他们远比自己聪明。可是,他们还年轻,现在还远没有表现出后世那种耀眼的光芒。

庞统的一生,基本上就是一个悲剧的人生,他的长相怪异,被人看不起,导致他性格乖张。性格乖张,其实只是他掩饰内心自卑的一个武器,他就像是一只刺猬,去了带刺的皮,里面脆弱得很。

他早早出山,却因为乖张的性格而不受重用,导致他更加愤世嫉俗,性格更加乖张,于是更加让人讨厌,更加不受重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改变,庞统的命运是注定的。

田凡的出现,扭转了这一点。从第一次见面,田凡没有表现出对庞统的任何歧视,这让庞统很温暖。在之后的接触中,田凡对他和诸葛亮一视同仁,更让他感动。而随着田凡地位慢慢的上升,各种事迹的流传,让庞统不得不仰视他。有这个基础,不怕庞统不听话。

诸葛亮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演义就是扯淡,演义中刘备一方有各种光环,增加移动速度,增加护甲,增加攻击力,增加回血速度,增加回蓝速度,等等。但是,纵观历史,诸葛亮没有那么耀眼,至少,他不是个多面手。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他善于处理政务,但在战争方面却不是强项。

其实这也难怪,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天天蹲在茅庐里比着兵书战策自己瞎想,出山之后,天天呆在刘备的大本营里帮他征粮征兵,完全就是一个萧何式的人物。从兵书战策里学到的东西,他没有机会实践,等他四十多岁了,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时,他的思想已经定型了,对事物的认知已经很难再改变,他如何能成功转型?

稳重,四平八稳,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是他的领军思路,这种思路的形成,只怕与他天天与钱粮打交道不无关系,因为钱粮方面求的就是严谨,今天五十钱一石,明天可能是六十钱,只要不发生灾难,不会在一天之内变成五千钱一石。况且,他征粮的对象都是荆州大族,轻易不能得罪,跟他们打交道,必须小心翼翼,这更使得他谨慎有余,魄力不足。

而领兵则不然,一个看似行险的举动,可能会换来千百倍的收益。但诸葛亮就像是一个被骗了多次的人,任何行险的举动,他首先看到的是风险,而不是成功之后的收益。六出祁山,他败给郭淮,败给郝昭,更是被司马懿吃得死死的,就是因为他太谨慎,太堂正。

田凡想,在他的心智还未定型的时候,让他见识见识与书本完全不同的景色,给他灌输一些正常一点儿的军事思想,也许多年之后,他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毕竟还年轻,让他早早经过军营的洗礼,培养他成为多面手,完全可能。

听田凡说了这么多,两个小伙儿的眼睛亮了。

明显的,田凡能看出诸葛亮和庞统心动了!

可是,他们还是将目光投注到司马徽三人身上。

司马徽三人沉吟一阵,黄承彦问道:“伯光,你说让孔明和士元入白虎军团,仅仅是你的个人行为,与徐州无关,这句话怎么讲?”

田凡呵呵一笑,道:“黄师,弟子的计划中,白虎军团不设立军师和参军两个职务。弟子想组建一个参谋团队,首先以我贴身书佐的形式存在,主要责任为,第一,为我起草各种命令,收发各种军令、条文。第二,军议的时候,负责记录各位将军的意见建议。第三,战争之时,他们会跟着各位将军上前线,主要学习和记录各种战法。第四,平时书佐们可以自由进出军营中的任何单位,不过是辎重营,还是做战营,要对军营中的所有东西都了如指掌。”

微微一顿,他续道:“书佐们在军议和战争中只是学习和记录,不得轻易发言,如果发现什么不妥,可以私下里跟我交流,书佐之间也可以私下里交流。经过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表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