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才能——最容易擦肩而过的金钥匙(4)(1/2)
三、害怕失败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害怕和大家走的路不同而导致失败,所以不敢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但正因为在创新的路上失败多于成功,所以才显得创新是那么的伟大。
为什么会因为跟大家不同而感到害怕呢?主要还是因为缺乏核心价值。“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但他并不是如歌迷们所期望的那样继续唱《一无所有》这一类风格的作品,而是在不断努力追求新的突破。很多歌迷因此离他而去,但是他无怨无悔,因为摇滚乐的创作是他最喜欢做的事业,总有一天他还会创作出另一首惊天动地之作≮创作之路上任何人都是孤独的,只要是在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就自然而然地会应对所有的挑战——困难、孤独、寂寞、辛苦……即使崔健没有再创作出另外一首惊世之作,他也仍然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有非冲晰的核心价值,这是成功者的标志。
四、没有客观环境
有时候,在没有客观环境的情况下,特殊才能未必会被发现⌒一个法国的画家,他小时候从没画过画,直到有一次生病住院,朋友送了他一些绘画的材料,他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才开始画画。结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几年之内就进入巴黎美术学院,那是一个让全世界画家都向往的地方。可这样特殊的才能若不是因为他生病住院,很可能就埋没了‖样的,如果爱因斯坦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上,每天与膨为伍,那么他很可能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是一个物理天才!很多天才都是在缺乏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被埋没的,在亚洲,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前亚洲以考试和低成本为主的教育系统就是埋没人才的一个主要环境!在以考试为主的教育环境中,只有一种才能可能被发掘,那就是记忆力,记忆力好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天才!而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判断力、协调力、决断力等大都被忽视。很多考试状元的综合素质极为平庸,但是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却被当做天才,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在我身上,上面所说的四个原因都发生过,所以我并没有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很多时候社会的价值观会左右我们,使得我们无法发现自己真正的才能。比如说我高中时代很想做一个篮球高手,这样的理想和我本身的才能是不符合的,不论身高、反应、体能,我都不是一个篮球高手的料。可当时只是一股脑地苦练,非敞注,这样的价值观完全来自于当时的社会,上了大学后我才很懊恼地放弃了多年的梦想∏时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才能在哪儿′实由打篮球这件事来分析,我真正的才能有两个:一是非巢欢运动;二是做一件事的时候非敞注,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我就会废寝忘食,其他的事就都丢到脑后了◎此我也非常健忘,不是我所专注的事,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这个专注的才能并不能让我在学校考得高分,健忘反而变成了我致命的弱点,在一个天天靠记忆考试的环境中,我的优点反而变成了缺点,挫折感与日俱增,更谈不上发现自己的才能了!
除了运动和专注,我喜欢思考、归纳和总结,经过创新后讲给别人听。从小我就喜欢讲故事给邻居小朋友听,只要是看过的漫画、童话,我都能够一字不漏并且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小朋友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念书时也很喜欢写报告,把新的论文整理成一篇报告,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后来工作时也很喜欢把我所知道的整理成材料讲给大家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既不觉得麻烦,也不觉得累。回顾一生,我做了很多很多演讲和培训,乐此不疲地把材料总结、归纳后教给别人,当别人能够很清楚地理解我所要传达的信息时,我就会觉得很满足。可是愿意像我这样做的人并不多,但是一直到50岁之后我才发现并且接受自己的这些才能,这确实验证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说法◆是我在15岁时就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