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名臣篇之叔梁纥(前622—前549)(2/2)

”,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就会有“神力”。此处“野合”的意思,主要有三种解释:

中国古代礼仪认为结婚生育的合适年龄,男性应该在16至64岁之间,女性应该在14岁至49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该字读zg,阴平)在时已72岁,故称之为“野合”。有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叔梁纥却是士大夫,迎娶于礼不合,故称“野合”。亦有指司马迁只是说叔梁纥和颜徵在于野外交合(这是一种古代习俗),故称之“野合”。

现在野合多指在野外**的行为。非法**。

(1)不合礼仪的婚配。《史记·孔子世家》:“纥(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司马贞索隐:“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清毛奇龄《昏礼辨正》:“幼时观邻人娶妇,妇至,不谒庙,不拜舅姑,牵妇入于房,合卺而就枕席焉。归而疑之曰:此非野合乎?”

(2)谓男女私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释种惊寤,因即谢曰:‘羇旅羸人,何见亲附?’遂款殷勤,凌逼野合。”《新五代史·朱友文传》:“庶人友珪者,太祖初镇宣武,略地宋亳间,与逆旅妇人野合而生也。”

(3)野外合奏。《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4)野战。《后汉书·南匈奴传》:“良骑野合,交锋接矢。”

参考资料

1.《史记》里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2.《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

3.《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

4.《礼记·檀弓上第三》: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5.《礼记·檀弓上第三》: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6.《左传·襄公十年》:晋荀偃、士匄请伐逼阳,而封宋向戌焉。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7.《左传·襄公十年》: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8.《左传·襄公十七年》:齐人以其未得志于我故,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郰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