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篇之季友(?—前644年)(7/7)
局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任台湾行政院的工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出任交通部次长。1969年出任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副主委等职。后在散步中被车伤致死。
费长房:东汉人。据《後汉书.方术传》载,长房学道於壶公,不成,持符而归。相传能治百病,鞭打百鬼,又善变幻捉妖,後丢失符,被鬼所杀。
费冠卿:字子军,唐代青阳县人。元和二年(807年)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己安葬,悲痛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长庆二年(822年),御史李仁修察费之孝行,敬其志德,上疏朝廷推荐,穆宗遂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费接诏后叹曰:“得禄养亲耳,丧亲何以禄为?”婉辞不就,长期隐居九华山,终生绝迹仕途。时人以其“征诏不出”,尊为“费征君”,人称其居宅“费拾遗书堂”,又名“费征君旧居”。费冠卿品性高沽,擅长诗文,曾与姚合、张籍、马载、肖建、殷尧藩等名诗人交游甚密,互相唱和。隐居在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元和八年(813年)撰写的《九华山化城记》记述了新罗僧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费逝世后,葬于鸡母山下的拾宝岩,后世许多诗人、学者前往费居遗址和墓地访问、凭吊。晚唐诗人杜苟鹤在《经九华费征君墓》诗中赞道:“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并九华山”。费著有诗一卷,收入《全唐诗》。
费孝先:宋代有易学家。四川省成都人,善轨革,世皆知名。相传为宋仁宗时费孝先创三是卦影。据记载:“自至和、嘉佑已来,费孝先以术名天下,士大夫无不作卦影,而应者甚多。”此术“取人生年、月、日、时成卦,系之以诗,言人之休咎”,“又画人物、鸟兽,以寓吉凶。”
费子贤:明初人。从朱元璋渡江,数有功。取武康、安吉,筑城御张士诚兵进攻。曾以三千人击退张氏八万之众,以功进指挥同知。取福建、攻元都、定西陲皆有功。官至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
费茂公:字谨与,清朝长白山东巴海人。崇顺治间从攻山东、江南,取劳山,拔苏州。自入关以来,大小百余战,身受创伤无完肤,而锐气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费丹旭: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等。乌程(今浙江省湖州)人。其叔祖、父亲均善画,自幼天资聪颖,能诗文书画,曾流寓江浙、上海等地,以画为生。擅仕女、人物,尤精肖像。多作群像,精于布置,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所绘仕女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笔墨松秀,格调淡雅。有《东轩吟诗图》、《姚燮纤绮图像》、《果园感旧图》等传世。著有《依旧草堂遗稿》等。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