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08当老大不容易(2/5)
,而是重新倒了一壶水,插上电源,开始烧了起来。
电开水壶虽然很快,但还是花了几分钟。等印道红端着冲了新鲜开水的杯子过去,谌省长已经打完电话,正和谭秘书长聊着。印道红把茶杯心地放在谌省长的办公桌前,又退了出去,给谭勇也泡了一杯。
这个举动,倒是让谭勇意外。接茶杯的时候,他道了声谢,然后又和谌省长聊了一会。临走的时候,他快速喝几口茶,:“谌省长,我把印同志带来了,想要他先熟悉一下业务。好啦,我得走了。”完,他起身出了办公室。
等谭勇出了办公室,谌省长招了招手,:“印同志,过来,我们聊聊。”
印道红过去,心翼翼地站在办公桌前,:“首长好!”这样子,有点像一个学生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教诲的模样。
谌省长笑了笑,:“印,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不必拘谨。”
印道红:“首长,我这不是拘谨,我是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重。”
“是吗?”谌省长哦了一声,“事上以敬,对下以宽,这句话的是谁?”
那次去江北驻京办住,邵英博那栋旧房就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居。李莲英是位高权重的大太监,可以是呼风唤雨之人。听到这个名字,印道红就很感兴趣,回去后特意查了有关资料。他发现李莲英这个人很不简单,对他服侍的主子慈禧太后可以是忠心耿耿细心周到,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据相关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李莲英都会派太监或当面向慈禧问候。患难之时见真情,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才仓皇逃窜的路上,李莲英对慈禧更是呵护备至。一次暴雨之后,路面极滑,在慈禧的骡车即将翻入深山之际,李莲英停身而出,用身体拦住了下滑的骡车,不顾生命危险使慈禧脱险,而且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还不忘询问慈禧安微。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这样的服务,慈禧怎能不感动?
实际上,不仅对慈禧,就是对与慈禧不和的光绪,李莲英也尽到了奴才本份,还算厚道。参与过维新变法的晚清人王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世态炎凉不堪论,蔑主未知太后尊。丙夜垂裳恭待旦,膝前呜咽老黄门。”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慈禧和光绪西逃回京途中,走到保定住下。李莲英伺候慈禧睡下后,来到光绪的住处探望,发现里面居然一个太监都没有,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油灯枯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没有铺盖,在隆冬季节无法睡觉。
李莲英慌忙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随后便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从就因为受到他的看护而夸他“忠心事主”,这次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的苦楚,更是经常念叨:“若没有李俺答(满语意思为师傅),我恐怕活不到今日。”(见《德宗遗事》)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为难,李莲英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尽可能地给他照顾,相比其他趋炎附势的太监来,真是云泥之别。不过也有人李莲英两面讨好,若是讨好能做到这一步,也足以令人翘大拇指了。
难能可贵的是,李莲英“走红”后,还能够做到宽以待人,爱护下属。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舛错,惹慈禧不高兴,他总是尽量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后宫许多人都对他心存感激。墓志铭中他“事上以敬,待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这应该算是李莲英的心得和成功秘诀之一吧。
不过,李莲英的身份是太监,虽然能力超人位高权重,可与他比心头总不是滋味。再了,秘书的身份和太监的身份有相似之处,谌省长这样似乎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想到这,印道红不由道:“这是后人评价三国时候的诸葛孔明的。”
“哦?”谌省长惊讶了一声,“我可没听过,是怎么回事,你看?”
印道红:“蜀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