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79冠盖满京华(两万)(2/14)

了兴致。闷不吭声的五儿子突然变得如此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而且句句有理,维护准王妃的同时不忘替他这个父皇考虑,说不准还真能被他掰扯出一番道理来。

他微微颔首道:“说来听听。”

正要开口怒斥的官员顿时将迈出一半的脚收了回去,皇上都发话了,那就先听听秦王能掰扯出什么歪理再说,左右也不过是些牵强附会之词,到时候再辩也是一样。

宗政博延又躬了躬身,才开口道:“儿臣以为,爱之深责之切不止适用于长辈对晚辈,晚辈对长辈也同样适用。是想,若不是真心爱护之人,谁又会管你做的事是对是错,会不会危急自身呢?”

鼎元帝点了点头,这话确实没错。世上虽然有那么少数几个大善之人,但大多数却都是各扫门前雪,不相干的人如何谁又会管呢?

“慕府下人所犯之错简直是罪行累累,且证据确凿。慕尚书每日忙于公务,难免疏忽了家中后院之事,那等奸猾的下人在慕尚书面前定也是小心翼翼伪装的,慕尚书被蒙蔽也是情有可原。”

鼎元帝再次点头,他对此深有体会。整日忙于朝政,后宫之事难免疏忽,生了不少的儿子,如今却只剩下七个长成了的。

每每想到自己那些无辜夭折的孩儿,鼎元帝就对那些狠毒的女人和助纣为虐的奴才们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那些人从地底下挖出来再次挫骨扬灰。

宗政博延看着火候到了,微微垂眸继续道:“锦绣郡主无意中发现了这些龌龊之事,若不及时点出,那些奸猾的下人必然更加肆无忌惮,说不得便会为慕尚书招来灾祸。锦绣郡主不顾自己名声,也要挽救父亲于危险之中,难道不是大孝吗?”

好像很有道理,鼎元帝没有点头,心里却已渐渐认同了他的说法。

刘御史硬撑着道:“那也不能不顾长辈的脸面。”

其他附议之人见刘御史已经左右支绌,忍不住想要挺身相助,却被身边的人拉住了。此事已然没有回旋余地,这般冲上去也不过是多一个牺牲之人罢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另一边,被刘御史帮忙出头的慕良翰已经恨不得扑上去掐死他了,本来不过是他们慕家自个儿的家事,就算被别人知道了,也顶多暗地里传几句,很快也就平息了。

现在被这人拿到朝堂上来一同排揎,更是一句句脸面,简直就像是一个个巴掌啪啪地打在他的脸上,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慕良翰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弄死这人,否则他咽不下今天这口气。

宗政博延这次却没有反驳他,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而是继续对鼎元帝道:“儿臣认为,晚辈应该孝顺长辈,却也不能愚孝。若长辈有错,便当直言指出。因其是长辈而帮其隐瞒,于长辈无异反而有害。”

他这才慢悠悠地扫了刘御史一眼,“例如刘大人,他是司徒首辅的学生。若是司徒首辅的家人或者族人小辈犯了错,刘大人对此视而不见或者帮其隐瞒,万一事发,别人只会说司徒首辅治家不严,那岂不是败坏了首辅的名声?”

刘大人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秦王竟然这么大胆。这一段话不仅牵扯出了他的恩师司徒首辅,更是暗喻了朝中结党的现象。此言一出,秦王可是要得罪朝中大半的人了。

难不成秦王真的对皇位没有一点念想?可是就算秦王无心皇位,这般得罪朝中大臣,等到新皇登基,那也肯定不会好过啊。

秦王这到底是图的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一抬头就对上了鼎元帝暗沉沉的眸子,心里不由咯噔了一声。

“巧言矫饰,歪曲圣听,污蔑郡主,以下犯上,难当御史中丞之职。南甸郡前日上折子言正缺少教化之师,便由你充任吧。顺便自己也多读点圣贤书,学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