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82后宫心计(1万5)(2/11)

可见书上记载的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由此推论,所谓惯例的正确性自然也有待商榷。”宗政博延一直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他擅长的是一针见血,这般巧言辩驳自然不是他的风格,这些话都是慕筠溪提前给他打了草稿的。

朝堂上这些大臣会有什么反应,又会说些什么,宗政博延基本上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和慕筠溪一番合计,就定下了无数应对的说辞。

“既然各位大人认为地动是天罚,那老天爷要罚的自然是有罪之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是不会牵累无辜之人的。”在众大臣苦思反驳之语的时候,宗政博延不紧不慢地又抛出一句话来。

朝堂顿时哗然,这话的引申意思可就不得了了。可仔细想想,还真是十分有道理。上天要降下惩罚,那肯定是惩罚那些有罪的人啊。

所以说,你死在地动里,或者是受了伤,那肯定是你犯了错啊。再引申一下,安然无恙的度过了灾难的,自然就是妥妥的正直善良的好人了。

宗政博延为了维护鼎元帝的声誉也是拼了,甚至拿出自己来举例子。

“地动时,本王和父皇同时处在御书房中,结果因为本王前些日子犯了口厄,当日就被落瓦伤了手臂,父皇与本王在一处,却是安然无恙。”

大臣们还没有什么反应,鼎元帝就先感动了。老五分明是为了护着自己才受伤的,却是为了维护他,竟不惜自污,这才是好儿子啊。

秦王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还叫他们怎么反驳?而且,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皇上很不想承担这份罪名。

天降大灾,皇帝必降罪己诏确实是惯例没错,但这也要看皇上自己的意愿,皇上要就是不愿意写,他们也没办法。就算逼着皇上写了,那肯定得被皇上在心里记上一笔,以后免不了要被穿小鞋。

不是所有人都对载入史册流芳千古那么执着的,更多的人想要的还是现在的享受。后世如何,来世又如何,这些都是无法预测的东西,为了那飘渺的未来抛弃现在大好的前程,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顿时,便有一大拨人退缩了。

另外一拨人便是本来就没打算真的把这罪名按在皇上身上的,刚才一番附议不过是做做样子。本来还在想着怎么引出下面的话,秦王就给他们递了梯子。

几人相互递了个眼色,便相携站了出来,“臣有话说。”

“讲。”鼎元帝点了点头,只要不是让他下罪己诏,随便说什么都行。

要是这些人还是不识时务,他不介意处置几个,杀鸡儆猴。不就是需要个平民愤的嘛,下面这些大臣虽然比不上他这个皇帝的重量,但是多来上那么几个,总能将民众的注意力引开。

宗政博延完成任务,十分自觉地退回了原地,垂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父皇已经动了杀心,还想蹦跶的大臣们只能自求多福了。这几年父皇年纪大了,开始修身养性,这些人却是都忘了,父皇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杀伐决断的,杀人从来没有犹豫过。

有些人想要找死,他也没必要拦着。

站出来的这几个人确实是找茬的,但对象却不是鼎元帝,他们的矛头对准的是太子。

“臣以为,天降大灾固然是为了惩治罪人,但主要还是在示警。必然是有极为尊贵的人做了天怒人怨之事,民怨沸腾上达天听,上天才降下灾祸予以示警。”

“臣闻地动当日,有数百学子于午门静坐抗议,言太子强暴学子,逼死人命。风波乍起,便发生了大地动,太过巧合,臣以为其中必有牵连。”

“上天示警,谕太子无德,不堪储君之位。”

前两位说的还算含蓄,最后这位直接给定了性。不废太子,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告慰天地。

鼎元帝虽然不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