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六四章 墙脚(3/3)

也不可能有援军前来,丢了也就丢了,至多是人力兵马的损失。

可是小凌河口南边的水手营沙洲,以及更南边的止锚湾船营,一旦丢了,那就真危险了。

在杨振的一再重视与强调之下,松山城各路官军的将领们,如今都认识到了松山东部和南部海岸的极端重要。

他们也都不再寄希望于杏山、塔山方向的官军能够保障松山城的粮道了,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由仇震海、俞亮泰和严省三坚守的松山海岸上。

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粮道与后路。

一旦那里被满鞑子攻占了,那么松山城的沦陷就将是迟早的事情了。

所以当中午时分,松山城的东南方向,紧跟着松山西北方向,传来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隆隆炮声之后,杨振与松山城内诸将一个个如坐针毡,忐忑不安。

但是出于对野战陷入重围的担心,杨振还是否决了张臣、李禄等人提出的出城作战的建议,继续率领松山各路官军的主力,留在松山城里观望形势发展。

同样是当天中午,仇碧涵与弟弟仇必勇,陪着他们的母亲沈氏,去了松山总兵府前院西跨院的地牢,探看了沈永忠。

庆幸的是,虽然沈氏与娘家人已经多年未曾往来了,而且对于沈永忠这个侄子也没有太深的印象,可是当沈氏出现在沈永忠面前的时候,沈永忠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姑母。

沈永忠认出了自己的姑母沈氏以后,剩下的就好办了。

仇碧涵、仇必勇虽然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但是音容笑貌毕竟还有当年的影子,当下只略作介绍,便一一相认了。

说起当年海上的往事,说起沈氏族人的命运,沈氏与沈永忠姑侄俩一会儿欢笑,一会儿沉默,一会儿叹息,一会儿落泪,姑侄俩多年未见的疏离隔阂,很快就消散不见了。

到最后,听着城外隐约传来的隆隆炮声,沈永忠当着祖泽润的面儿,不失时机地劝说自己的姑母沈氏,去说服松山总兵杨振开城投降。

沈氏先是顾左右而言他,尔后叫来了负责看守地牢的郭小武,叫他给沈永忠换了一间囚室,备了铺盖,备了酒肉,最后领着沈永忠移到了新的囚室之中,再次畅谈良久,方才离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