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章 贺老师的老熟人(3/4)

“当然想啊!”小豆丁眼睛一亮,蹦蹦跳跳的过来。

说起来她已经三十多岁的老阿姨了,但是个子小,再配上张娃娃脸,非但看不出实际年龄,反而给人很萌的感觉。难怪她任性妄为,还自称是个“不婚主义者”,博纳的宋哥,依旧被她吃的死死的。

“来来来!”他笑眯眯的朝小豆丁招招手。

当她一脸八卦的侧着耳朵探过来,这才笑眯眯的吐出一句:“不告诉你!”

“你耍我是吧,切,姑奶奶还真不稀罕!”

小豆丁又被耍了,把夹着的那本杂志往他办公桌上一扔,气呼呼的走了。

春节过后,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出版了。话说离当初的采访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一个半月了。春节前那位易记者倒是来电话通知过他,说是春节后将来登出他的那篇访谈。只是这段时间他光顾着高兴了,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不过令他惊喜的是不光光是他的访谈在这期登出来了,而且本期周刊的封面人物就是他。

封面上的照片就是他那天接受采访时无意中被拍的。记得那天他刚刚参加完发布会,加之房间里的暖气很热,他脱掉了外面的休闲西装,穿着一件格子衬衫。、

照片是黑白底子,从肩膀往上截的头像,微微侧脸,面带微笑,目光恬静,当时应该是在倾听易记者的提问的瞬间。

他的鼻梁非常挺直,眼眶微微内凹,整个脸部的轮廓十分鲜明,加之眼神内敛不尖锐,特别撑得起这种封面的大特写。

其实为什么说他天生就是吃电影这碗饭的,长相帅不帅,演技好不好还在其次,关键他长的就是这么一张能够撑得起大银幕的高级脸。

他拿起杂志仔细端详了一番,特别满意,琢磨着回头向易记者道谢的时候,顺便问她要一下这张照片,作为自己在电脑里的头像挺合适的。

对于自己的那篇访谈,他大致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他那次接受专访时的原话,没有什么断章取义或者吸引眼球的刻意误读,只不过就是易记者后面加的赘述和评语就看上去显得有些刻意和矫情。

没办法,就跟徐光头在《人在囧途》的剧本上掺杂的私货如出一辙,都是文化人的各色和矫情。

正当他组织一下语言准备给易记者打电话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随即吕潇开门进来:“哥,张导来了!”

这货现在是《钢的琴》的制片主任,正在负责前期的各项筹备工作。贺新除了出演男一号,还多了一个监制的头衔。

没办法,原本他想让宁皓监制的,只是他那边的《无人区》开机在即,实在挤不出时间,贺新只能自己亲自挂名。

张蒙跟着吕潇走进来。

“贺老师!”

张蒙如今也是神采奕奕,之前为了这部电影,他到处求求爷爷告奶奶,压根没人看好他的剧本,如今贺老师接手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他只要负责把电影拍好就成。

原时空中,他是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开机的,不到两周时间,账上就没钱了,于是他自己成了电影中的陈桂林,天天拉下脸皮,四处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借钱,这才勉强拍完了电影。

而片中的两位主角,男主角王千原除了一张欠条,没有拿到一分钱的片酬;而女主角秦海露,非但没有拿到片酬,还在电影没钱做后期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完成了从演员到制片人的华丽转身。可惜她不是吴精,最后还是赔了本。

“张导,来来来,请坐!”贺新忙站起来迎接。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来,小吕子忙张罗着泡茶。

春节期间两人之间电话联络很频繁,除了一些前期的筹备工作,主要还是围绕剧情和人物的探讨。张蒙虽然编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