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楚风羽品三国》发表(1/2)

楚风羽的手指在键盘上飞来飞去,楚风羽的码字速度可不是盖的。楚风羽前世大学四年,没干什么,就是玩电脑。他的码字速度自然是很快。

楚风羽修改了六集,把《楚风羽品三国》的第一部魏武挥鞭写好了。楚风羽揉了揉自己有些酸痛的背部,站了起来。

“写完了第一部,是该投稿了。”楚风羽来到打印店,把第一部的《楚风羽品三国》投到《晨光日报》。《晨光日报》是福平市最为畅销的报纸。楚风羽要投稿,自然是投到福平市最好的报社。

几天过后,《晨光日报》报社。

“小陈,你负责的短篇这个版块,这个月以来没有什么亮点啊!”报社主编道。

“主编,这我也没办法啊,最近没有什么好的稿件。”

“我不要听理由,我只看结果。这个月如果还没有好的稿件,我们报社还是有很多人想进来的。你回去好好看看,有没有比较好的作品。你出去吧。”

小陈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在《晨光日报》上班就是压力大,如果没有出色的业绩,随时都有被开除的可能。《晨光日报》虽然是销量福平市第一,但第二名《新闻速递》销量紧紧咬着《晨光日报》,《晨光日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新闻速递》超过。报纸业竞争的巨大压力,造成了《晨光日报》对发表文精益求精的要求。小陈发的文章可以说是中庸水平,在一般的报社可以,但在《晨光日报》,主编就对他不满了。

“咦,这里有一份新稿件。”小陈拿起楚风羽的《楚风羽品三国》。

“这楚风羽是谁?”小陈细数国内历史名家,也没有想到有过这么一个人。他道是想起了最近的奥运短跑冠军的名字也是楚风羽。不可能,小陈摇了摇头。

“还是先看文。”小陈翻开了序: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跟随我的脚步,漫步历史长河,拨开迷雾,去追寻历史的真相……

“这序写得不错。”小陈一口气读完序。这序首先把三国比喻成一团迷雾,让读者产生疑问,到底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第一段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有阅读的**。然后作者阐述了三国的戏剧性,因为关于三国的作品太多了,小说,正史,野史,戏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三国有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大家看法不一呢?

作者接下来提出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三种面目和三种形象。第一种是正史上记载的面目,称之为“历史形象”。历史形象是为胜利者服务的,不等于历史真相。即便历史形象也是有争议的。第二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代表了作家个人对历史的观点。还有一种形象,就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称之为民间文学形象然后作者提出有三件事要做。一是还原,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二是要比较,就是看看这三种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三是要分析,就是弄清历史形象为什么会变成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作者希望通过这三项工作,为大家品读三国。

作者还提出历史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就是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就是时代意见。还有一种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就是个人意见。

这种开头,这种序,让小陈耳目一新。这序写得井井有条,逻辑严密。开创一种研究历史的新方法。而且论点论证严明,不像是空口捏造。

“就凭这序,这本书我发表了。”小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