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2章 改变姚启圣的人生轨迹(3/4)

煊,神色恭敬得仿佛望着天神。

“不敢当,”顾炎武神情依旧冷漠。

“姚某觉得先生这话没错,”姚启圣听到对方是顾炎武,态度谦卑许多,但依旧坚持已见:

”小生觉得先生弄错了一点;先生把明朝的朱家皇帝当做了国家。若是朱家皇帝代表的是国家百姓;那么置昔日的大汉、大唐、大宋于何地?他们兴衰存亡,我华夏一脉不是依旧辉煌至今吗?”

朱慈煊听了拍手叫好:“姚施主这番话说得不错,这朱家皇帝可代替不了国家。”

“多谢大师首肯,”姚启圣续道:“圣人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家王朝没了,但是社稷犹在,百姓还在;国家还在。所以姚某以为,为大清效力也是为国尽忠!”

“荒谬,大清乃是异族,他们要毁我华夏衣冠!”顾炎武有点愤怒了。

姚启圣大义凛然道:“先生还是忘了圣人之语,这国家天下,不是王朝,也不是衣冠发肤;而是九州的黎民百姓;九州百姓犹在,这国家天下便在,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不会有所改变。倘若真要硬说,谁毁了我华夏的衣冠,那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朱家皇帝,而非大清皇帝。”

“你,你这读书人当真是不可理喻;明明是自己为求当官发财,却说得这般义正言辞,”顾炎武被姚启圣说得够呛,叹气道:“真没想到,不过十多年光景,江南的百姓就忘了满清在江南犯下的滔天罪孽!”

“这,姚某不敢相忘!”

“那你还支持满清?”

“先生通古博今,应该知道历朝历代更换,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大清如今立国快二十载,九州之地除了西南,其他尽归其土;这是天运气数。”

姚启圣叹了口气,凛然道:“若是不自量力,与天运抗争,那才真是置天下百姓于不顾,真正得不顾国家安危!”

“天道难测,即使是圣人都不敢妄议,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朱慈煊打断了慷慨激昂的姚启圣,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以小僧看来,大明衰败,气数未必已尽;大清兴旺,也未必是天运所归。”

“姚某胡言乱语,让大师见笑,”姚启圣朝朱慈煊合十道:“请大师指点迷津。”

“小僧不敢,”

“连名震天下的顾先生都拜入大师门下,大师定有非凡神通。”

“姚施主是想让小僧为你看看未来的发达之路在何方?”

朱慈煊大致了解姚启圣的性格,属于典型的实物主义者。他和顾炎武截然相反;倘若两人的目标都是‘为民办事’,顾炎武会坚持按照自己心中的路走过去,否则宁肯不动;但是姚启圣不是,他属于只要当下为百姓好的,管他什么规矩,必然先仍在一边。就比如,他任广东香山知县,看到迁海政策祸害百姓,也不管什么圣旨,什么国家大策,先行解除了‘海禁’再说,结果为此他丢了乌纱帽,也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样做事的人,其实与东方的儒家官僚作风非常违和,但这也是朱慈煊迫切需要的官吏,所以朱慈煊想尝试改变一下他的人生轨迹;如果可能,能将他收为己用。

“正是,”姚启圣跪拜下来。

朱慈煊眼珠子咕噜一转,道:“不瞒施主,依小僧来看,若是按部就班,姚施主这辈子只怕很难有大作为了。”

“哎,姚某也这般以为。”姚启圣叹了口气:“姚某年已届四十,却无功名在身;如今犯了命案,自然更无机会。”他一说完,神情登时疲顿不已。

朱慈煊仔细凝望着他,过了好一会儿,又奇怪道:“但小僧见施主头上隐约有紫气环绕,应是能建立大功业之人。”

姚启圣身子不由颤抖起来:“请大师指点!”

“其实,施主头上的紫气,小僧在西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武医少云雪娇阳 天龙武神诀 盛世嫡妃 医毒无双:病娇王妃要逆天 亿万分身存档 万古阵皇 修破玄尊 国家机器[末世] 巫灵大帝 如何挽凤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