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2章 一锤定音,助郑成功出兵台湾(1/4)

朱慈煊本以为已经成功说服了张煌言,不料才过一会儿,对方就提了一个颇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长远的忧虑:

“大师,既然荷兰联盟共和国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那我大明何不与之交好?

倘若我大明此时出兵台湾,岂不是与他们兵戎相见?一旦他们倒向满清,联合起来对付大明,我大明岂不是腹背受敌?”

“先生高见!”朱慈煊几乎拍案叫绝起来,神秘兮兮道:“这便是小僧此次之行的目的。既要夺取台湾,让其成为我大明控制东亚海域的基础;又尽力阻止荷兰人与满清朝廷结盟!”

“大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请问这如何能做到?”张煌言望着朱慈煊,脸上写着大大的崇拜两个字。

“天机不可泄露,”朱慈煊脸上一副神棍模样,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底,走一步算一步,先把张煌言与自己绑在一起,一起帮助郑成功取下台湾。

对于现在的郑成功来说,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台湾,获得一个稳定的产量基地,这是亟待解决的任务!

“哈哈哈,”张煌言爽朗一笑道:“看来,张某这封书信是用不着了,”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要将他付之一炬。

“先生且慢,”朱慈煊后世读过张煌言给郑成功的这封书信,里面文采很好,若是平白无故扔了,实在可惜,于是抓住他手,劝阻道:

“这可是先生的心血,且让贫僧瞧瞧。”

张煌言也不避讳,径直给了朱慈煊。朱慈煊打开一看,见上面写着《上延平王书》几个大字。

书信内容:

窃闻举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业者,尤在地利……

古人云:宁进一寸死,毋退一尺生。使殿下奄有台湾,亦不免为退步,孰若早返思明,别图所以进步哉!昔年长江之役,虽败犹荣,已足流芳百世,若卷土重来,岂直汾阳、临淮不足专美,即钱镠、窦融亦不足并驾矣。倘寻徐福之行踪,思卢敖之故迹,纵偷安一时,必贻讥千古…..

惟愿殿下俯垂鉴纳,有利于国,某虽死亦无所恨。谨启。

---

朱慈煊读完书信,心中赞叹:”好厉害的文笔,真如长江之上,绵延不绝,一气呵成!”

于是恳求道:“苍生先生的亲笔书信,文采横溢,小僧看了喜欢得很,请先生送给小僧。”

张煌言受宠若惊道:“张某不胜荣幸。”

朱慈煊小心翼翼收好,哈哈大笑。

这时,外面胡一清报告:“师尊,不远处有舰船迎面而来,应是延平郡王的船。”

“好,”朱慈煊激动拉住张煌言手,朗声道:“走,先生,我们去会会名震天下的延平郡王。”

张煌言的神色变了变,当朱慈煊握住他的手,轻微的感觉到对方身上表现出来的犹豫。

朱慈煊并不觉得奇怪,

张煌言和郑成功虽然是东南盟友关系,但两人的关系却微妙得很。

自己前世掌握的史料来看,至少有几件事情让张煌言不愿直面郑成功;

其一,张煌言的老上司张名振死后,郑成功曾经想夺取其名下的军队,而这只军队是张名振留给张煌言的;

其二,江宁之战后,郑成功没有通知张煌言便仓促撤军,使得张煌言成了孤军,最后狼狈得很,不得不剃发才侥幸逃了出来;

其三,张煌言尊奉的老主人——鲁王,如今在郑成功的庇佑之下,这也是他颇为尴尬的地方。

身为张煌言和郑成功未来的领导,朱慈煊必须让他们两人的关系和睦起来,否则,将相不合,乃是国之大患。

朱慈煊拉住张煌言,动容道:“不满先生,小僧千里而来,初始也是抗拒的,小僧虽是出家人,却也害怕生死。但仙人托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仙符永享 一穿越就超神 心尖宠妻要改嫁阮星晚周辞深_ 农门甜妻有空间 爷们 璀璨帝国:千金不换 末日伞仙 剑出华山 神奇宝贝之虎跃山林 孤影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