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李定国的大志(3/4)

战,越来越寒了许多能人志士的心,才被建奴寻到了可趁之机,逐个击破。

若是有天下正统将天下汉人心连在一起,哼哼,凭建奴微薄之兵,如何能抵得过我数千万汉人之力?”

说到这里,李定国停了下来,双眸凝视着自己的儿子,语重心长道:

“兴儿,这大明便是我们汉人的正统所在。唯有尊奉大明,才有可能凝聚天下仁人志士的力量,将建奴赶出中原。

想来这便是义父临终前所想的。”

李嗣兴脸色中仍带着一丝疑惑,却没有反驳,连连点头。

李定国哪里瞧得出来其中端倪,又拉住李嗣兴手,道:“兴儿,你过来,为父让你看一样东西。”

李嗣兴心中好奇,随着李定国走到屏风后的一个桌子边。

只见李定国从桌子下取出一个用蜀锦包着的锦盒。

他更加好奇,

在他印象里,父亲对于丝绸锦缎都不屑为之,平日里都是穿着戎装。

但令他更为震撼的是,

锦盒里装的不过是两个大字而已,

其中一个是忠,

一个是义字。

纸张和上面的墨迹已经陈旧泛黃,显然已经过了许多年,但字体霸道有力,让人一见便心神俱动。

李嗣兴惊道:“这是谁的字?”

李定国恭敬道:“是为父的老师,也就是你的大西王爷爷。”

“原来是大西王爷爷的字,怪不得如此苍劲有力。”李嗣兴对大西王爷爷却是崇拜得很。

李定国笑了笑,悠悠道:

“当日为父流落在异乡,被你的大西王爷爷所救,当时他让为父叫他老师,这两个字便是为父拜师之日,他送给为父的。”

李嗣兴道:“怪不得父王以忠义为本,原来是大西王爷爷的缘故。”

李定国点了点头,又从锦盒下面取出一本书籍,封面上写着‘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自嘉靖年底刊印开始,在民间就广为流传,尤其在军中更是盛行,李嗣兴看到此书却不奇怪,料想此书也是大西王爷爷送给父亲的。

果然,李定国道:

“为父昔日想学让更多人不再忍受流浪饥饿的法子,老师便送给了为师这本书,让为父自行领悟其中的道理。

多年来,为父一直当它作兵书看,直到遇到金先生,经过他的点拨提醒,才明白,原来老师送我这本书除了学习其中的兵法之道,更是让为父记住这忠义之道。

从那时开始,为父便希望自己能和武侯一样,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真正的忠义呀。”

在夜色的遮掩下,李嗣兴眼神中飘忽的疑虑和不定隐蔽得极好,他不停的点头‘父亲的教诲,孩儿记住了’,

良好的认错的态度让李定国很是安心。

“今夜为父要好好整理兵法心得,兴儿,你先歇息去吧。”李定国朝他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的父子对话。

李嗣兴微微躬身,朝门外走去,

忽地停住,转过头,忍不住问道:

“太子殿下不过小孩子,如何听得懂父王的无双兵法,父王何必如此认真?”

“兴儿,你关心父王,父王知晓,”

李定国淡淡一笑,应道:

“太子虽然年幼,但为父见他秉性极高,未必领悟不了兵法之妙。再说,学不学是他的事情。

为父既然做他一天的老师,就一定要做一个好老师。”

李嗣兴知道父王决定的事情,自己断断劝不住,轻轻叹了口气,出了门去,

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

“怪了,为什么大西王爷爷也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逆侯传 九重紫 艺藏 圣血神尊 极品司机 大汉 回到过去当文豪 镇神 九转修罗枪神 朱门华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