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649章 临场变阵(2/2)

和迫击炮,远程攻击和杀伤力自不相同。

于根玮和孙继洋踢两个中场的边路,利用他们的速度和技术和德国球员对抗,这可是他们最擅长的特点。

吴群力回到了前腰,可以充分节省体力,控制球队的节奏,他在前场可以稳定的拿球,球权转换以后,队友们都很信任的主动将球传给吴群力,由他来组织和调整。

一来一去,中国队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而在前场的杨大晨,一直很努力,他不懈的奔跑,也牵制住了德国队的防线,不敢过于压上。

这次变化,为中国队赢得了转机。

谁说的中国队不堪一击?

很快,他们就调整了过来。

虽然场面依然处于完全的劣势,但形势正在一点点好转,在控球率上渐渐回升,而且德国队的阵形被迫回收,他们也不敢太过大意。

孙继洋和于根玮在两侧,接到队友的传球以后,如果有空间,一旦冲进来,也具备一定的威胁。

中国队在进攻上有了起色!

中国队出现了喜人的变化,这让球迷欣喜。

或许他们心理上不够成熟,没有顶住德国队开场的猛攻,犯了一些错,但现在,球员们调整了过来,和德国队在场面上已经四六分。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局面了。

而且球员们踢球越来越果断,尽可能的将球在中场就处理掉,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选择将球踢出边线,不做无谓的盘带。

踢得越来越简单,效果却越来越好。

德国人也怕这种踢法,不和你斗智,也不和你对攻,只要把比赛的节奏拖慢,不让你有发力的机会。

球员们并不急躁。

在球场上,对球的预判能力,其实相当重要。

而且在对手的战术即将打出来之前,要进行有效的干扰。

杨大晨是防守的第一个人,一旦德国队由守转攻,他会立即回撤到中场,帮助蔡志毅和陈佳一进行中央的防守任务。

而此时,吴群力会留在前面。

杨大晨一个人当成了两个人用。

这场比赛,每一名球员都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把积蓄了许久的能量释放着。

半决赛,有不少球员并没有出场,不敢说中国队是有意为之,只能说,现在这支中国队能踢球的队员很多,而且主教练金志阳也敢用,每一名球员他都会去用,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踢!

对于球队的信任,以及身上的责任,球员们很清楚,带着荣誉和使命去踢球,这些小伙子们的表现越来越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