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章

丛母看着面前挺拔俊秀的少年郎,心中喜不自胜。眸中噙着泪花,浸润了眼角。

“好,好儿子,回来就好。”

丛可每次去县学里读书总是会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这一次距离上次回家已经隔了两个多月了,怨不得丛母这般失态。

中午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饭,简单的粗面馒头配着屋后自家菜地里种的青菜,一碗鱼汤,略微沾了一点荤腥。

饭后,丛母知道轻歌不日就要去省城乡试,虽然她很相信自己的儿子,但乡试迫在眉睫,她赶紧催促轻歌去房中温书。

午后阳光正好,丛母坐在堂屋门口一边在纳鞋底,一边暗暗盘算。轻歌此次前去省城考试,路上定然要花费不少,且省城的物价肯定比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城要贵不少。

去年天气不好,连日大旱,地里的庄稼死了一大片,最后一点点收成还交了赋税,现在家里的粮食多半是自留地里种的一点粗粮,马上家里的粮食也要捉襟见肘了。

似是想到了什么,丛母放下手中的活计,急急忙忙跑进屋中,从角落里一口木质描红的大箱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取下随身带的钥匙,打开盒子。

丛母小心翼翼地从盒子中拿出一只银钗,这是当初她陪嫁的物件,她的外婆传给了她娘,她娘在她出嫁的时候又传给了她。

本来她是准备把这只银钗也当做丛芸的陪嫁,在她出嫁那天给她。可是现在自家这个情况她也清楚。将这只银钗拿出去典当,兴许还能换得一些银两,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儿子的前途。

从小儿子在读书上天赋就非常高,教导他的夫子也是极为称赞。在亡夫去世之前,他嘱托给丛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抚养儿女长大,让儿子能够读书。

又想起自己死去多年的丈夫,丛母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轻歌一进屋就看到丛母红肿着眼睛,正在擦眼泪,见他进来连忙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微红的眼眶却出卖了她。

轻歌看到丛母手中的木盒,从原身的记忆里,她知道只是丛母的陪嫁,平日里丛母极其宝贝这只银钗,如今将它拿出来,不用丛母说轻歌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担心自己乡试路上盘缠不够。

她走到丛母的身边,告诉丛母不用担心自己赶考所需的银两,并向她详细的解释了自己所获银两的来源,来让她放宽心。

听完轻歌的解释,丛母松了一口气,过后又紧张地对轻歌说:“娘知道也有自己的法子,不过人家既然有心帮助你,我们也万不可做那些忘恩负义之人。”

“娘说的话,儿子都懂。”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这些日子轻歌在复习中忘我的读书,结合原主的记忆,她对四书五经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一个半月一过,轻歌就已经开始收拾行囊,虽说十多天就能赶到省城,但总得预留些缓冲的时间。

在一个阳光晴好的早晨,轻歌带着丛母和丛小妹殷切的希望踏上了前往省城的道路。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