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事起(2/3)
了几户可靠地佃户,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只留下村里原有的几亩地雇人种了,好做自家的口粮。
这边事了了,周瓦总不好麻烦冯嬷嬷总是陪着自己,虽然老人家子孙孝顺,没啥重活儿要干,可是家里到底要个人捡捡菜、喂喂鸡的。因此,秦好了出了正月就去县城雇一个老诚的嬷嬷来家照顾。冯嬷嬷瞧着周瓦身体还好,人也没那么重的心事了,也就放心回去忙自家的事儿了。
秦去找了李进家的问周家的事,没问出什么来,倒是李进家的找了个空儿,亲自走过来与周瓦。
“听是李巧这几年也没有身子,周嬷嬷和周璋都有些急了,怕是他身子是真不好了,就有心不跟他过了。只是从来都是李巧当家,钱啥的都在李巧手里头攥着,他俩着急也只好在家里打磨儿,让李巧瞧出来了,这不,还没出正月呢,就闹了好几场了!”
李进家的噼里啪啦倒豆子一样的完,端起一碗水咕嘟咕嘟的喝完,“啪”的一声把碗撂到炕沿上,直摇头道:“周璋这个人啊,一点儿胆量没有倒是啥都敢想。”
所以,就是秦来问,李进家的也没。这样的事,还是就跟周瓦得了,没得丢人!
周瓦捧着肚子运了一回气,还是没忍住,攥着拳头恨恨地捶炕沿,“这人还要不要点儿脸!”
李进家的摇着头安慰他:“放心吧,他也就是想想,成不了!李巧闹上一回,他家那几个兄弟再一上门,立马就消停的了,屁都不敢放一个!呸!”
不管这事儿咋样,周璋要是有点儿囊性,看着也像个爷们。结果一让人找上门,话还没上两句就蔫吧了,真是让人又气又叹,瞧他不起。
周瓦气道:“真是把周家的脸丢到地上踩呢!”恨恨地又捶了两下,“他这样,哪个还和他好好过日子呢?消停日子过不了两天,又折腾!赶明儿逼得李巧把家底都搬回娘家去他就好受了!”
要李巧因为周瓦刚出门子那年和他娘家合伙种地,他娘家兄弟秋收时竟把大半收成都搬了回家,他也是个要强的,从此之后就和娘家淡了些。周璋和周嬷嬷也都是软弱的,就算是李巧生了个哥儿,可后来还是把家里这两口人牢牢把在了手里,他东,没人往西,他吃米,没人敢下面。自打村里人开始跟着林远涛家养蚕开始,李巧就把周璋也撵上了山,得了一钱也是他收着。要不是因为林远涛逢年过节打着周瓦的名义给周嬷嬷送些东西,只怕周嬷嬷在他手里也免不了受些磋磨。
本来这也没啥不好。李巧厉害点儿就厉害点儿,哪怕捶打着周璋,也能把日子过下去。可是现在闹了这么一出,李巧还能一扑心的和周璋过日子吗?
就算原来没有外心,这回也要被周璋闹出来了!
李进家的瞅着周瓦难看的脸色,虽然有些不忍,还是叹了口气道:“瓦片,我跟你这事儿,也是让你赶紧那个主意的意思——这村里大半的人家都姓李呢。你自家不先把这事压服了,李巧娘家那几个,惯是不嫌事大的,要是闹到村里头,都是姓李的,大哥也免不了要出个头的。”
在李家村里,娶了姓李的哥儿,又不是没有孩儿,现在周璋闹这样,是把全村姓李的脸面都丢在地上踩呢!不村里李姓人口多,一向都是了算的。就是搁在一般人家,只要不是娘家没人的,都是忍不下这一口气的。
之所以不顾周瓦现在这样也要跟他通个气。一个是他们要好,现在先缓缓出来,总比冷不丁的吵到他跟前强。再一个呢,也是村里人的意思,知会林远涛一声,卖个好给他——好多人指望靠他多赚点儿钱,不愿开罪他。可是也不能在一个外姓人跟前连脸面都不要了,该道的还是要道清楚才行。
“你呀,也别太要强了,该是要家里当家的拿主意的,还是得他拿主意才行呢。”李进家的劝道:“这可不是事,别让周璋这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