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好巧啊(2/3)

给其他人听,转移疑问道,“你怎么来省城了。”

“我来省城办事,没想到这么有缘分,竟然遇到了你。”蓝思雅笑眯眯地说道,满脸都是“我们两个有缘分,上天都在帮我们,你又何必拒绝”的表情。实际上这丫头从别处打听到刘肇仁的行踪,追到省城来一个“不期而遇”。她家二叔是xn军区的军需供应商之一,自然有渠道得到不重要的消息。

刘肇仁眼角抽搐,他可不想要这个缘分,但刚刚伤了人家姑娘,他也不好说些让人家姑娘不高兴的话。于是,这一天蓝思雅又赖上了刘肇仁,一直到晚上回到d市,两个人方才分开。而因为蓝思雅这么一打岔,刘肇仁这一天都没有想起韩诺的事情,悲伤也化解了不少。

………………

韩诺打着哈欠走进厨房,电饭煲里煮着稀饭。韩诺看了一眼,嘴角抽搐,这一定是韩爸煮的,只有韩爸每次煮饭的时候才会多放米,明明煮的是稀饭,这满满的一锅跟干饭也没差多少了。按韩妈的话说,韩爸就是“眼大肚皮小”,做什么吃食都只追求分量不追求质量。面对这满满一锅干稀饭,韩诺几乎没有了食欲。这么多也吃不完啊!

她眼睛转了转,从碗橱里拿出一个大碗,装了满满一碗,剩下的半锅干稀饭中又加了水进去,让其慢慢熬。趁着父母晨练还没有回家,韩诺端着整碗饭去了自己的出租屋,将饭放进瓷缸中,见其消失后,再回到家中。

韩爸韩妈还没有回家,韩诺洗手准备做菜。土豆切成丝用开水烫熟,做成红油土豆丝;榨菜和肉丝合在一起炒了个榨菜肉丝;馒头切成片,合着鸡蛋煎成鸡蛋馒头;最后又切了一份泡萝卜,加入辣椒油和花椒鸡精。四个菜,很丰富了。

等到这四个菜做好,韩爸韩妈也回家了,四个人吃了美美的一顿早餐。

“女儿,今天有没有事儿?”韩妈开口问道。

“干嘛?”韩诺警惕地问,害怕韩妈又给她弄出一个相亲对象来。

韩妈白了韩诺一眼:“放心,不是让你去相亲。符合条件的好男人,你妈我还没有找到。”

韩诺暗地抹了把汗:幸好韩妈受了周东航的刺激,把相亲对象定的条件太高。

韩妈道:“今天你有空就去你大伯家将斌斌接到家里面来。”

韩诺:“怎么?韩斌又闯祸了?”

韩斌是大伯的小孙子,就是最爱吃方便面,与韩爸韩妈亲过亲身爷爷奶奶的孩子。这孩子一闯祸就往韩诺家跑。

韩爸哼了一声:“这孩子闯得祸大了,将你太爷爷留下来的煤油灯给打烂了,就改=该让你大伯好好收拾他一顿。”

韩妈不满意了:“斌斌还是个孩子。他也是无心才打坏煤油灯的。”

韩爸不满地道:“他已经六岁了,明年就该上学了,该分得轻重了。煤油灯那是他随便能玩的吗?那可是我爸留下来的,很有纪念意义。”

韩诺不吭声,任韩爸泄不高兴。韩爸跟韩家大伯一样真的生气了,就像他说的,那煤油灯真的很有纪念意义,是韩诺的太爷爷留下来的。韩诺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述太爷爷早年的经历,对于太爷爷也是各种崇拜。韩诺的太爷爷是真正的武当弟子,从小在武当山学艺,艺成后回到家乡,加入了军队,当了一员小官。因为其身手了得,受到了当时四川总督赵尔丰的赏识。赵尔丰虽然因为镇压保路运动,手段残忍被人诟病,但在川滇藏一带,赵尔丰的声誉还是很不错的。他很重视百姓生计,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深受百姓爱戴。可惜,辛亥革命后,他这个满清的大臣得到的评价并不好。

韩家太爷爷在赵尔丰的手下两年,然后被推荐到了云南讲武堂。那时候云南讲武堂刚刚成立,是清朝为编练新式6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