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2章 契丹军太原大胜(2/3)

助我也!”

于是,契丹大军从雁门关西侧的扬武谷翻越恒山,杀入平坦开阔的汾河谷地。代州刺史张朗、忻州刺史丁审琦分别登城据守,契丹军队对他们毫不理睬,绕过两城,于九月十五日直抵太原北郊的虎北口,列下阵式。

耶律德光派使节入城,这是由于此时张敬达、杨光远还都没能完成合围。使节通知石敬瑭:“皇帝今天就要和南军决战,你准备好了吗?”终于等到契丹人的石敬瑭先是大喜,继而大惊。他暗想干爹是不是太年轻了,把打仗看得太容易?刚刚到达,不顾军队长途行军的疲惫,就要决战?与张敬达交锋,石敬瑭自己吃过亏,万一契丹干爹也输了的话,我到哪儿认第二个干爹去?

于是石敬瑭连忙派人出城,劝阻耶律德光道:“围城的南军实力很雄厚,不能轻视。要不让大军休息一日,等明天咱们再慢慢商议交战的计划?”然而石敬瑭派出的使节还没有到达虎北口的契丹大营,契丹军队与围城唐军的战斗已经打响!原来,干爹只是通知干儿子一声,并不是征求干儿子的意见。石敬瑭没办法,赶紧派出自己的王牌麾下刘知远,马上调集军队,出城支援,这一战千万可不能输!

第一轮交锋,发生在双方的骑兵之间。契丹先锋迫近唐营,张敬达为了让步兵赢得列阵的时间,派高行周、符彦卿率骑兵出营迎战。高行周、符彦卿都是唐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契丹前锋与他们一接触,就不敌后退了,高、符二将追了上去,于是在交战伊始,唐军骑兵与唐军步兵渐渐脱离了协同。

张敬达没感到有什么不对,他看到了这一幕,心情大好,自忖道:和以往一样,契丹人果然不难对付!乘着好心情,张敬达与杨光远、安审琦等率步军出营,主动迎着契丹军队出现的方向,进至城西北的山下列阵。

唐军的阵形刚刚摆好,又有一支三千人的契丹轻骑兵攻了过来。这三千轻骑都没有穿盔甲,看上去瘦小虚弱。一看对手如此,唐军更加骄傲,立即发起反击。这支契丹轻骑又是一触即退,唐军沿着汾河,奋勇追击。但步兵追骑兵,哪有这么容易追上的?这样一跑起来,唐军摆好的阵型先是被拖长,然后就被拖散。但张敬达和唐军将领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仍不以为意。他们甚至连契丹军队的主力究竟部署在哪儿,都还没有侦察清楚,就放心大胆地继续追击。

契丹轻骑退到汾河大河弯处,被河水堵住了路,纷纷涉水退往河对岸。唐军步兵因为速度不够快,没法及时追上,来个半渡而击。等契丹轻骑都过了河,他们才来到河弯处。没关系,渡河接着追!没想到第一批刚渡过汾河,一支埋伏在河对面的契丹军队就杀了出来,现在变成契丹军对唐军的半渡而击,在最前方的唐军迅速被打垮!

与此同时,耶律德光亲率的契丹主力终于从虎北口杀出,他乘唐军阵型已经沿着汾河被拉成了一字长蛇阵,挥动契丹铁骑,以无比迅猛地拦腰一击,瞬间便将唐军斩为两断!胜败在这一刻已成定局,唐军大乱,失去了有效的指挥与协调,无力组织起有力的抵抗,只能在契丹铁骑的砍杀蹂躏下,艰难逃命!

到了天近黄昏的时候,恶战渐渐平息,唐军在战场上扔下了一万多具尸体,逃散的数量无法统计。出城配合契丹作战的刘知远也抓住了一千多名唐军俘虏,随后将他们全部处死。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等收拾败兵,退回晋安寨大营固守。只有高行周、符彦卿表现稍好,他们打退了契丹军与刘知远军的两面夹击,将骑兵基本完整地带回了晋安寨。

张敬达、杨光远那个自大的计划,他们成功实现了计划的前半部份,契丹人确实深入了。但在后半部份的聚而歼之,他们表现得实在太差。从交战过程来看,唐军数量不比对手少,士气也不比对手低,且是主场作战,差得是糟糕的情报,和拙劣的指挥。如果张敬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