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2章 赵匡胤屡立战功(2/3)

,于是命令赵弘殷迅速进兵,同时告诫众将不得残害百姓。那里的李氏陵墓寝庙,也要派人与李氏族人共同守卫看护。柴荣再派韩令坤、白延遇两将,率部接应赵弘殷。赵弘殷此时虽然有病在身,依然得旨就行,与韩、白二人汇合后,立即引兵而去。

南唐国主李璟因军队屡遭败绩,于是派出泗州牙将王知朗携带书信一封到滁州,由滁州再转交给柴荣。书中称南唐皇帝奉书信给大周皇帝,大意是说愿结为友好邻邦,但是柴荣没有理睬。李璟心中更加恐慌,害怕被灭国,于是他又派遣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和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持表书称臣,前来请求和平,并进献皇帝专用的服装、汤药以及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缯帛锦缎二千匹,犒劳军队的牛五百头

南唐的这些使者很到达寿州城下,其中钟谟、李德明一向能说善辩。柴荣知道他们打算游说,于是命全副武装的士兵严整列队而接见,说道:“你们君主自称是唐皇室的后裔,应该懂得礼义,同别的国家有区别。与朕只有一水之隔,却未曾派遣过一位使者来建立友好关系。你们反而飘洋过海去勾结辽国,舍弃华夏而臣事蛮夷,礼义在哪里?你们这次来,是准备向我游说、让我休战吧?我不是战国时代六国那样的愚蠢君主,岂是你们用口舌所能改变主意的人!你们可以回去告诉你们的君主:马上来见朕,下跪再拜认罪谢过,那就没有事情了。不然的话,朕打算亲自到金陵城观看,借用金陵国库来慰劳军队,你们君臣可不要后悔啊!”钟谟、李德明吓得全身发抖,不敢说话。

柴荣于是留下钟谟,让李德明回去报信。紧接着,柴荣又得到了扬州的捷报,说是韩令坤和白延遇等人已经占据扬州。原来韩令坤到达扬州后,先派遣白延遇率数百骑兵奔驰入城,城中没有觉察。韩令坤接着进城,南唐的东都营屯使贾崇焚毁政府官邸、百姓房屋,弃城往南逃奔。南唐副留守工部侍郎冯延鲁剃光头发,披上僧服躲藏进佛寺,军士抓获了他。韩令坤慰问安抚扬州百姓,让他们都安居乐业。只是赵弘殷在路上得病,已经返回滁州柴荣大喜,于是命韩令坤转取泰州。

泰州本是杨氏遗族所居之地。杨溥让位给李昪之后,病死在丹阳。他的子孙迁居泰州,被软禁在永宁宫中,被断绝了外面联络。唐主李璟因为江北正在和后周交战,恐怕杨氏的子孙们会趁机作乱。

于是李璟派遣园苑使尹延范,把杨家的子孙们迁去京口,并统计杨氏子孙,还有六十余人,妇女也有数十人。延范遵照唐主的密令,竟然将杨氏的男子六十余人,赶到江边,一起杀死。他只带着杨家的妇女们渡过长江。

事后,唐主李璟反而责怪延范,下令把他腰斩。延范有口难言,也只得替李璟当了替罪羊。后来唐主李璟叹息着说左道:“延范也是和成济一样的人。成济助司马昭刺死了曹髦,立即被司马昭所杀。我不是不知道他的忠心,只是怕国人不服,没奈何处他死刑!”于是命令抚恤延范的家属。

正在此时,接到报告,说泰州已被韩令坤取去,刺史方讷逃回。李璟惊恐万分,急忙派人拿着封有书信的蜡丸去向辽国求救。但是使者被静安军使何继筠截获,转献给了柴荣。柴荣得知夺下了泰州,于是任命给事中高防临时主持泰州政务。

接着天长制置使耿谦,举城降周。吴越王钱弘也派遣上直都指挥使路彦铢进攻宣州,罗晟率领战舰屯驻江阴。南唐静海制置使姚彦洪率领士兵、百姓一万人,投奔了吴越。

柴荣见各处都传来好消息,于是巡视水寨,准备渡江。他到达淝桥,亲自捡取一块石头,骑在马上拿着到寨中供炮使用,随从官员过桥的每人也携带一块石头。赵匡胤乘坐牛皮船进入寿春护城河中,城上用连弩发射,箭矢像房屋的椽子那样粗。

牙将张琼立即用身体遮挡,羽箭射中了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