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4章 赵元佐焚烧府第(2/3)

。当时辽国使者也刚好在旁边,深感惊异。

赵元佐又跟随赵光义征战太原,回来之后,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卫王。后来他迁居东宫,加任检校太尉,进封楚王。赵光义害怕四弟秦王赵廷美继承皇位,便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将赵廷美废为庶人,迁居涪陵。赵元佐知道四叔实际是受到了父皇的迫害,于是向赵光义申辩,自然没有结果。

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经过医治,病情略有好转。赵光义很高兴,为此大赦天下。重阳日宫内宴会,赵元佐病刚好,因此不在赴宴之列。诸王宴会后回来,晚上经过赵元佐的宅第。

赵元佐得知后,对左右说道:“他们都能侍候皇上宴会,只有我未到,这分明是抛弃了我!”左右连忙劝解,并奉上美酒,供他解闷。赵元佐取来就喝,很快喝得酩酊大醉。他还是不肯罢休,直喝到夜静人阑,方才停杯,回到寝室。左右侍从以为他要去睡觉,谁料他竟然放起火来。霎时间,烟雾迷漫,火光冲天。内外的侍从,慌忙跑进去扑救,已是不及。他们只得把赵元佐,以及他的所有眷属,救出门外。

赵光义听说之后,自然惊疑不已。不久,有人报称是赵元佐自己放火焚烧。赵光义勃然大怒,当即令御史捕捉赵元佐,送到中书省审问,废为平民,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领百官三次上表,请求留赵元佐在京师。赵元佐走到黄山的时候,赵光义这才召他回来,废居南宫,派使者守护。

秦、陇两州的北面,有银、夏、绥、宥、静等五州,被拓跋氏占据。唐初,拓跋赤辞被唐朝大将李靖打败,被迫归顺唐朝,被赐姓李。到了唐末,黄巢造反,唐僖宗逃入蜀中。当时,拓跋赤辞的后人拓跋思恭担任夏州偏将。他趁机纠集族人,占据了宥州,自称刺史。

黄巢进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李孝昌共同发誓讨贼,唐僖宗封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他率军抵达王桥,却被黄巢击败。之后他与郑畋等四位节度使会盟,屯兵渭桥,被唐朝皇帝任命为京城西面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进封他为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黄巢被平定后,拓跋思恭兼任太子太傅,受封夏国公,赐姓李,拜为夏州节度使。襄王李煴发动叛乱,唐僖宗命李思恭出兵。还没等到发兵,李思恭就死了,他的弟弟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五代的时候,拓跋家族依然占据这些地方。

赵匡胤篡位,李思谏的后人李彝兴遣使入贡,赵匡胤封李彝兴为太尉。赵光义征讨北汉,李彝兴都孙子李继筠派遣部将李光远、光宪,攻打太原,遥作声援。不久,李继筠去世,他弟弟李继捧袭位。李继捧进京觐见赵光义,献上银、夏、绥、宥四州之地,而且自称亲族不和睦,愿意留居京城。

赵光义于是派遣使者到夏州,去迎接李继捧的亲属,又任命他为彰德节度使。赵光义另派都巡检曹光实去镇守四州。但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当时担任定难军都知蕃落使,留居银州。他却不愿意进京,听说宋使来了,就诈称他的乳母病故,要安葬在郊外。李继迁趁机和同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

此地距夏州有三百里,李继迁便召集部落族人,势力逐渐增大。曹光实恐怕他们变成边患,于是率军袭击他们,斩杀五百多人,焚烧四百多营帐。李继迁仓猝逃走,他的母亲与妻子都来不及逃跑,全部被曹光实拿住,押回夏州。

李继迁辗转各地,连娶豪族之女,不久又变得非常强大。他随即召集众人,慨然说道:“我们李家世代据有西土,如今竟然被让给了别人,实在可恨。你们如果没有忘记李家,大家就一起努力,共图兴复!”众人齐声应承。

李继迁又说道:“用力不如用谋,我想用诈降计,诱杀曹光实。一则可报前仇,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