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57 奇异的功效(4/5)

的人都要顺时针地绕着桑台转3圈。一时间,法号齐鸣、风马纷撒,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煨桑结束,来自各个寺院的活佛都要上祭祀台颂经,请求青海湖的神灵降福众生。接着带领祭海的人群向空中抛撒五色风马纸片,并向炉中倾倒食物。诵经完毕,进入祭海的**:给湖神敬献礼物。

这些礼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五谷包(也称为宝瓶)。这个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呢?一般是五色粮食: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同时还将珊瑚、蜜蜡、玛瑙等碾成粉后和这五谷混合在一起,最后放入经幡,由活佛加持系带。这个时候,手捧五谷包等各种祭祀品的喇嘛和信众在活佛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湖边奔去。

到了湖边,先由活佛诵经作法事,众喇嘛、信徒高举着祭品簇拥在活佛身后,得到活佛指令后,大家纷纷将祭品抛向湖中,霎时湖水浪花四溅,信徒呐喊欢呼声一片。据说,谁的宝瓶沉得越快,就表示来年越吉祥如意。也就是说,在装宝瓶时一定要尽量塞满。因为塞得越满,沉得越快,就证明你的心意越诚,湖神也就越喜欢你。与此同时,许多老人、妇女纷纷跪在湖边,摘下身上的护身符用湖水清洗,据说这天用湖水洗护身符,可保一年平安。还有许多小伙子骑着马下湖狂奔,同样也是想获得湖神的庇佑。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多平方公里。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5%。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内下降了21厘米,以这样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断缩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原因,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据统计,由于水源补给河流大量减少,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减少了60%。

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流域内生态系统退化加剧。据监测,近50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米,水面面积减少了362.3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杭州西湖。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