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万恶凶灵(3/5)
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湖面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晴天深蓝绿色;阴雨天暗灰绿色;夏季炎热的天气里湖水会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谷风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的;二是据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哲罗鲑)在作怪;三是雨过天晴时才
有的奇景——喀纳斯云海佛光。喀纳斯湖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桃源仙境亦不过如此。 2004年6月9日,一名游玩喀纳斯湖的游客。“我们在喀纳斯湖看到了水怪,还拍了照片呢!”这名游客是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工作人员房伟,6月5日9点0分左右,她和同事在喀纳斯旅游,在半山腰,她看到水里有两个很亮的光点,一闪一闪的。想起以前听喀纳斯有“水怪”的事,就叫来丈夫和单位工会主席看个究竟。
“我和四五位同事停下脚步向湖心看,真的有东西在游,不是1条,是4条,从喀纳斯一道湾方向往二道湾方向游去,游过的水面划出两道长长的水痕,头一会露出水面,一会又沉到水里。最大的至少有米,一点的也有5米多。我立即拿出相机拍下了照片。”房伟的丈夫张平。
在张平拍的“水怪”照片中可以看到,喀纳斯湖水面上的确有个像鱼样的物体在往前游,遗憾的是所拍的画面看不太清楚。
张平后悔得直摇头:“当时太激动了,忘了还有个摄像机。”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工会主席蔡震坤:“当时还有10个游客也看到了‘湖怪’,都拍了照。”
新疆大学生物系黄人鑫教授是最早关注喀纳斯“水怪”的专家之一,他认为目击者看到的水怪,有可能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鱼。据查阅资料显示,很早,就有人传在喀纳斯湖目击到水怪。1980年,专家曾在湖面上布置了一个上百米长的大网,可第二天早晨,大网消失得无影无踪。起初,他们首先想到了是水流作用,顺着下游方向找了2天,一无所获。当他们向上游前进时,他们惊奇得在放网处上游2公里的地方发现了那个巨网!好不容易把网拉上来后,发现网上的网漂(应该是圆形的)已经像枣子一样表面褶皱,体积有所缩,明显是深水极大的水压造成的,明网被拖拽到了数十近百米的湖底!同时他们发现,网上“捕获”了很多鱼,而且有一个巨大的破洞。这些情况的证明了水中肯定有大体积的,力量较大的生物(当地人迹罕至,基本排除人为可能)。
沐着喀纳斯湖边带着草香水气的阳光,从广东前来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我终于见到了神秘的喀纳斯湖,要是能有幸一睹湖怪的模样,我就心满意足了。”怀着像张先生一样心思站在喀纳斯湖边的游客可是为数不少。神秘莫测的喀纳斯“湖怪”自上个世纪80年代“扬名”海内外之后,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了喜爱探秘的游客。越来越多 的游客不远万里慕名来到风景如画的喀纳斯湖希望一睹“水怪”的模样。
进入盛夏以来,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迎来了旅游旺季。据统计,截至2004年8月1日,喀纳斯景区已经接待中外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6%,其中接待游客最多的一天就有500余人同时涌到湖边探秘,这突破了喀纳斯湖接待游客的历史最高记录。其实,在旅游季节,这里每天的接待游客量都在000人左右,用“游人如织”来形容毫不为过。遍及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04年已经为喀纳斯景区带来了1.4亿元的旅游收入。随着喀纳斯“湖怪”的深入人心,阿勒泰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乘飞机前来的旅客剧增。当时,阿勒泰机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