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33、产学研一体化(2/3)

咱们搞教育怎么样?聚焦半导体研究和从业人员培养!”

说到此处,夏景行摆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这是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领域!

整天喊芯片强国,可国内目前严重缺乏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人才。

复兴半导体为了挖人,锄头都挥到美国和欧洲去了。

另外,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复兴工业又是送房,又是建配套的私立学校,等复兴汽车研发推出以后还要送车。

可以说,夏景行把这群理工男当作宝贝在呵护。

这要是还不为夏家世代赴汤蹈火,有点说不过去了。

“清华作为我们国家理工科最高学府,竟然没有设立集成电路学院,只有一个微纳电子系,还是五年前刚刚成立的。

连半导体的半壁江山清华都混成这样子,更别提其他大学了。

现在复兴半导体拥有的人才,乃至其他公司的顶级人才,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

我听说很多微电子专业的名校学生竟然转型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不得不说,这实在太可惜了,也很不正常。”

邓元鋆摇头失笑:“谁让互联网发展更好呢?当代年轻人压力也大,想在一线大城市立足,不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高级人才,几乎很难实现。

而想要成为高级人才,就得去国外留学,同时去国外大厂混几年,这就筛掉了很多人。

国内半导体企业目前规模普遍都很小,处于艰难创业阶段,连养活自身都成问题,哪有余钱搞什么校企共建专业。”

针对人才缺乏困境,夏景行去年就提出过要搞校企共建专业,目前正准备展开这一计划。

但他此刻改主意了,准备搞得再大一点,除清华之外,再多合作一些学校。

“我准备拿出50亿人民币,跟清华合作创办一所集成电路学院。

同时,再拿出50亿人民币,选五到十所学校进行合作。”

邓元鋆对于夏景行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掏出100亿人民币,没有太感到惊讶,因为已经习惯了。

“你掏这么多钱,应该没有哪所大学会拒绝合作。

但是,真正困难的是环境,学术环境需要改变。

同时,这么多学生毕业后,怎么安排他们呢?

十几所大学,每年至少几千毕业生吧?全部吸收进复兴半导体,我们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

如果把他们拒之门外,培养意义何在呢?”

夏景行说道:“你忘了复兴工业产业基金了,等到第一批集成电路专业学生毕业,已经是四年后了,我们应该投资了几百家半导体相关公司了,每年消化吸收几千人,根本不在话下。

而这些基础扎实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哪怕一百个只有一个出挑,每年也有几十个冒尖人才,十年就有几百个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部分优秀的基层员工选拔去合作的集成电路学院进修一下,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人们常说的“产、学、研一体化”,其实没几家企业能实现这个目标。

但复兴工业集团可以,我们拥有庞大的实体制造产业和处于中国一流研究水平的各个研究院,关键是我们有钱,目前我们只缺“学”这一板块。

我们背靠的是中国,中国教育强,则中企强。

不管教育投入有多大,有多难,我们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提升教育水平。

不仅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