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7、送上门的肥羊(2/4)

学的同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

夏景行笑了笑,没说话。

布莱耶看对方表情,心里一阵酸苦。

他其实是误会了,夏景行知道他,并没有把他当成无名小卒。

布莱耶收拾了一下心情,开始详细介绍起自己和公司。

“……20岁的时候,也就是1980年,我当时还在读大二,在惠普实习,和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共进工作午餐,我建议他进军个人电脑市场,因为附近有一家名为苹果的企业就在制造机……”

“22岁的时候,我给乔布斯写了一封求职信,对方同意并让我加入了苹果……”

“后来我去麦肯锡工作了几年,又去哈佛读了商学院,通过了甲骨文的老板拉里·埃里森的面试,拿到了ffer,但我没有加入甲骨文,最终加入了阿克塞尔……”

“阿克塞尔创办于1983年,在1996年,我们的基金取得了20倍的收益回报率……”

“在2000年,我们组建了单支规模高达12亿美元的第八期投资基金……”

……

当布莱耶介绍完了,他发现对面那个年轻人还是没有太大反应,就一脸微笑。

“其实布莱耶先生,你不用介绍这么多的,我听说过阿克塞尔和你的名字,也知道你们一些辉煌的往事。”

布莱耶有些郁闷,既然你都知道,干嘛不早点说?

他刚刚担心被夏景行小瞧,把自己的履历介绍得过于详细了……

不过他是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么谦虚,倒也不觉得特别尴尬。

“我还知道,阿克塞尔最近遇到了点麻烦,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的大学基金会先后都退出了(出资人)行列。”

听夏景行讲到这,布莱耶脸色不太好看了。

夏景行笑着说,“当然了,斯坦福大学的基金会还在你们的行列,约翰校长和我提起过你们,说他仍然对你们有信心,相信你们能走出低谷,重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

布莱耶听夏景行讲到这,脸色好看了很多。

既然都说开了,他也不藏着掖着了,点点头道:“对,我们这几年是遇到一点小麻烦,12亿美金的第八期基金遭遇撤资,但规模仍然有4.4亿美金,足以投资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景行觉得面前这位其实挺悲催的,在即将要投资谷歌的时候遭遇了几所大学基金会的撤资,从而遗憾的错过了谷歌。

当然了,这也和阿克塞尔的基金回报率表现差有关系。

九十年代创下单支基金回报率超过20倍的神话后,然后就有点飘了,把投资利润分成比例从25%上涨到了30%。

接着赶上互联网泡沫,把几家大学基金会的本金都亏了很多出去。

收费这么高,还给我亏钱,人家不撤资才怪。

他还知道,面前这位还是个“投二代”,父亲也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曾经在工作过,家学渊源,只比德雷珀那个“投三代”差一点。

未来阿克塞尔还是走出了低谷,并且搞得很不错,在全球风投机构中排名十几位左右。

阿克塞尔在中国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合作伙伴,在2010年前组建的几支基金,绝大部分出资额都是阿克塞尔承担的。

而阿克塞尔重新崛起的密码,就是投中了脸书。

没错,前世就是阿克塞尔投资的脸书轮,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