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05、人心不古(2/3)

脸胡茬的杨浩勇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和几名头发乱糟糟一团,和他一样邋遢的年轻员工聊天。

“……分类信息广告网站,在国内,我们赶集网还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

看出了几个员工满脸的疲惫,杨浩勇鼓励道,“大家再坚持一下,等网站正式上线了,我们就不吃泡面了,我请大家去吃东来顺。”

几名面容青涩,应该刚迈出校园不久的员工都腼腆的笑了笑。

其中一人问道,“对了,老大,你说脸书的夏景行先生投资了我们四十万美元。这融资,到位了没有啊?”

其他人听到这,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杨浩勇。

当初他们面试的时候,就听杨浩勇介绍:自己曾担任过脸书的网络安全部门主管,赶集网还获得了脸书夏景行的33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估值超过1300万人民币……

反正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硅谷商业精英回国创业,获得商业大佬巨额天使投资。

就这样,他们被杨浩勇描绘的美好蓝图吸引了,加入了赶集网。

怀揣着上市敲钟的梦想,他们和杨浩勇没日没夜的加班,期盼着早点把网站做出来。

慢慢的,有些人回过味来了,假设公司真的获得几百万投资,还挤在这七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

加班的唯一福利就是泡面?连根火腿肠都没有?

其他员工也想问问老板关于融资的事情,于是纷纷开始起哄。

“对对,我看网上说,脸书都估值二十亿,还是三十亿美金了,比很多中概股市值都高。”

“那是真有钱啊,投资个几百万给我们,还不是毛毛雨?”

……

杨浩勇被员工问得有点不知所措,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他是十二月底回到的京城,然后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公司注册、租办公室、招聘员工等事宜。

然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网站的开发中。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夏景行的投资迟迟没有到位。

他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夏景行,可对方总是推脱“再等等”。

等了这么久,他几乎都失去耐心了。

他怀疑自己是被跳票了,因为这在投资圈里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事。

签了erm heet(投资意向书)后,并不等于就高枕无忧了。

打钱,还是不打钱,完全取决于投资人的内心。

在法律上定性为预约合同,属于合同范畴,但是除了排他性和保密义务这类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内容外,中的其他约定对于投资人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也就是说,即便完成了的签署,投资人也没有法律义务必须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

如果远景资本不打钱,杨浩勇也拿他们没辙。

不过里有个时间限制,签署合同超过三个月后,远景资本还没打钱,赶集网就可以去寻找新的投资人了。

但在三个月以内,必须排他,不能跟其他投资机构接触。

杨浩勇想了想,现在融资迟迟没有到位,员工们军心都有些动摇了,必须得安稳一下人心。

于是他挤出一丝笑容,笑着说:“融资下个月就会正式到位,因为外汇管制原因,美元投资是无法直接进入大陆的,需要进行一些繁琐的操作……”

员工们听着“离岸基金”、“爱尔兰三明治”、“维京群岛”、“架构”、“香港壳公司”等等一大串晦涩的专业名词,直接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