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三百六十二章 吕氏兄弟(3/3)



欧阳修让吕夏卿主修太常因革礼,而到了熙宁年间,王安石又请吕惠卿来修《三经新义》。

吕家二兄弟倒是真能承前启后。

但必须承认吕夏卿与吕惠卿都是学识渊博之人。

他们兄弟二人不仅有学识出众,而且都特别敏锐干练,通于事故,遇事能随机应变。

章越与吕夏卿,吕惠卿二人修书,在他们身上倒是偷师学了不少处官治事的方要。

当然吕惠卿至礼院修书,也不是全然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苏洵就对吕惠卿非常不喜,或许是对方十分推崇王安石的缘故,反正苏洵就是看吕惠卿不顺眼,私下里曾不止一次与章越言道,此吕吉甫实为小人哉!

章越当然明白苏洵这份护犊子心切,但凡一切不利于他儿子的人,都已是被他暗暗列入了清单中。

历史上二苏与吕惠卿关系确实不怎么样,但如今这还没撕破脸呢,就被老泉你讨厌上也不太好吧。

每次吕惠卿来礼院,苏洵即闭口不与吕惠卿言语,甚至只要他在场就一句话不说。吕惠卿数度放下身段主动与苏洵说话,想缓和二人的关系。

但都给苏洵淡淡地回了两句,不肯多说一句。

吕惠卿来礼院半个月,似也觉得没趣,便主动辞了此差事。

吕夏卿知道后,也没说什么,毕竟礼书编撰最仰仗的人还是苏洵,故而仍是热情相待,只是继续想崇文院要人。

虽说崇文院陆陆续续也派了些许人来,但与吕惠卿相比都相差太多了。

不仅章越,除了苏洵礼院上下修书之人对吕惠卿的能力十分佩服。

眼下到了五月,太常因革礼修撰进度仍是缓慢,眼见官家仍然没有丝毫立储的意思,欧阳修等不及了让章越,吕夏卿先修二十卷,什么因革溯源仪注的事先不问。

先将立储之事的部分修好,准备将此先上呈官家。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