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59章: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2/3)

理由说了一遍,可是方远的一把辛酸泪,在大鼻子看来却成了天大的笑话,用夹在手指间的烟头指着方远嘲讽说:“你脑子进水了,别人骗人你也信?”

“他是老乡,我哪想到他骗我?”方远装作十分委屈的辩解。

“滚吧,这里没有华夏大使馆。”大鼻子放下了脚,转身要走回去。

方远哪能让大鼻子跑了,隔着拒马向他伸手:“能让我进城吗?在路上我的钱被抢了,饿了整整一天。”

“你饿了一天关我屁事?”大鼻子撇着嘴,朝着方远摊开了手掌,“想要进城?交进城税一美元。”

“进城税?进城还要钱啊?”方远装委屈,“可是我没钱,我刚才说了,我的钱全被抢走了。”

“没钱就滚。”大鼻子厌恶的让方远滚蛋,不但没有丝毫的同乡情义,反而把手中的烟蒂甩向了方远的脸上。

方远有一千种办法躲开飞来的烟蒂,再反杀大鼻子,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方远干脆站在原地没有动弹,装作完全躲不开的样子,任凭烟蒂砸在兄口。

方远来的时候已经打量过了整座城市的防御非常的严密,钢筋混凝土的碉堡林立,整座城市还被一道墙包围,上面布设着钢丝网,不时的有巡逻队走过,想要偷偷的潜入要费一番功夫。

现在没钱进不去城,方远也没走,站到了拒马附近坐下,时不时的看到有装满货物的卡车,皮卡到拒马前面停下,有的直接能够进去,有的则是需要城内的人出来把货物卸下来拉走。

坐到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一辆拉着蔬菜的皮卡停在了拒马前面,很快从城内走出了十多个男子,这些男子有亚裔,有阿拉伯人,和皮卡的司机交流了一会儿,纷纷开始卸货。

方远为了进城,走到了一个正在卸货的亚裔男子身边,这个亚裔男子估摸四十多岁,穿着白大褂,胸口还绣着几个华夏字,方远猜测他是个厨师,陪着笑脸问:“大哥,你是饭店的吧,你们要不要厨师?”

“不要,走开。”可能是方远影响了男子,男子看都不看方远,一脸不爽的把他往外赶。

此刻的方远脸皮厚如城墙,和牛皮糖一样黏住了男子,竭力的介绍自己:“我是白案厨师,包子,油条,菜角,麻团,蛋糕,汉堡包,薯条……华夏各地的小吃都会做。”

“我让你滚,没听懂?”男子嫌弃的一把推开方远,可是方远趔趄的向后退了几步,男子好像想到了什么,竟然追了过去,“你说你是什么厨师?”

“白案厨师,怎么了?”

“你真的会华夏各地的小吃?”

“那当然。”方远傲然挺起了兄脯,“我三岁学和面,四岁做馒头,五岁蒸包子,六岁煎蒸烤炸样样皆通,十岁出师时已经学会华夏各地的小吃做法,咱是家传的手艺。”

男子是厨师,不听方远吹牛比,只是淡淡的说:“我听你说话的口音像是南河省人,你给我说一说你们南河省月?汤的做法。”

“你说月?汤啊,月?汤确实是我们那里一道很有名的小吃,不但我们南河省有,附近的东山省,徽安省,苏江省也有,不过虽然名字一样都叫月?汤,但是做法却非常不同,口味也有极大的差别……”

方远先从月?汤的历史渊源和传说说起,比较了各省月?汤的用料、口味的差异,甚至还能说出各省月?汤最合适的佐餐小吃,显示了非常强悍的小吃功底。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俗话又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方远精彩的讲述证明了他没有吹牛,男子听的双眼冒出了精光,家传的手艺啊,牛比,男子心里乐翻天了,越看方远越像送财童子,一个劲的在心中感叹捡到宝了。

男子经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