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茶艺(2/2)

步照做,却没想到,在蒋明锐他们眼里,他的这番动作,就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茶汤到盖碗的8成左右,方昊就提起了水壶,接着便是斟茶。

斟茶斟七分,这是礼仪,所谓七分茶,三分情,俗话说的“茶满欺客”,其实很有道理,茶太烫,太满的话,是不便于拿杯啜饮的,哪怕不烫,倒的那么满,客人拿起的时候,茶汤晃荡出来,不是故意给别人找不自在是什么?

最后是献茶,在献茶时,一定要先献长辈,然后是客人,最后才是自己。

方昊把茶分给狄思奇和蒋明锐,两人接过茶杯,分别用了叩指礼,别看蒋明锐说起来好像大大咧咧,做起事来还是不折不扣的,该怎样就是怎样,礼节肯定不会丢。

随后方昊也拿起茶杯品茶,所谓品茶三口,第一口茶不能急,试茶温才是重点,所以要小口;第二口品茶香,为中口;第三口茶,要饮。一杯茶,最好的赞美是饮用之后的赞叹。

“好茶,好手法!”

蒋明锐只觉这茶咽入肚中,还能唇齿留香,那沁入心肺舒畅感,一丝一缕地散发出来,心情也在茶香中尽情地舒展放松,令人忍不住发出赞叹之声。

狄思奇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颗榆木脑袋居然也开窍啦!”

蒋明锐说:“你没听到我说吗,也只有方老弟的好手法,才能泡出这样的好茶,你想想你呢?”

狄思奇目光之中也带着对方昊的欣赏:“我承认茶道方面,方昊确实要比我更胜数筹。”

方昊连忙笑着谦虚了几句。

蒋明锐好奇地问道:“说起来,你这一手跟谁学的,这么自然?”

方昊只能又编了个理由:“算是自学吧,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非常热爱明朝时期的茶道,就研究了一段时间,就学了一些简单的茶道手法。”

这话到不是方昊说说而已,许多人都赞扬宋朝的茶道,认为那是我国茶道的黄金时期,但方昊认为,明朝的茶道并不比宋朝逊色。

明人品茶,从选茶、选水到茶器、人数等方面都很讲究。通常地说,明人重视雨前茶,就是谷雨前出产的茶,视为上品。明人讲究品茶,从茶器上可见一斑。明末学者高濂写《饮馔服食笺》,列茶具十六器。水是茶之母,泉水是品茶的最佳之选。

明人品茶以人少为贵,人多则喧,不宜品尝。所以,明人喝茶,崇尚独酌,人数不同,有不同的品茶之境: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明人的理想品茶境界是独酌,其次就是二人胜境。

这一点,从唐寅的《品茶图》,到沈周的《煮茗图》、李上达的《坐听松风图》,可以看出独酌是明人品茶的最高意境。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