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1,言官奏章弹劾忙,慈烺宫中安坐稳(2/3)

的人上奏章弹劾的。”

王承恩:“……”

王承恩觉得,陛下还是太过天真了一些!

王承恩略微迟疑了一下,没有继续开口说话,他跟了崇祯这么多年已经很清楚这位皇帝陛下的性格,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能改变崇祯的主意。

吴府。

吴三桂看着面前的几名言官,笑容满面的说道:“诸位今日能赏光前来本官的府邸,吴某心中非常感激啊。”

几名言官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资历最老的言官笑着说道:“吴大人客气了,我等小小言官,能够被大人这般阁老重臣邀请,才是我等的荣耀呢。”

双方友情吹捧了一番,然后吴三桂才直入正题。

“诸位想必也知道,吴某前两天奉旨办案,原本是要让太子殿下的方拱乾来问话一下的。谁知道太子殿下居然大发雷霆,拿着短火铳到处开火,吴某人的几名属下为了保护吴某还受了伤,吴某也是差点就不能和诸位见面了!”

说着,吴三桂也是不停叹息,一副后怕的模样。

言官们脸上的表情也是发生了变化,还是刚刚那位老言官道:“此事我等也是有所耳闻,不瞒吴尚书说,我等原本都是想要立刻就上奏章狠狠的弹劾此事的,但后来接到了大人的邀请,所以才想着先听听大人这边的看法。”

吴三桂正色道:“吴某正是想要拜托诸位这件事情。不瞒诸位说,现在朝野之中众议汹汹,都觉得吴某这是在针对太子殿下,但天可怜见,吴某只不过是想要完成陛下的命令,查清楚案件而已啊。

几位和吴某是比较交好的,若是几位也上了奏章弹劾太子,势必会让人以为吴某真的要和太子作对了。所以还请几位看着吴某的面上,一定不要上奏章弹劾太子,如何?”

吴三桂的这番话,显然非常的出乎几名言官的意料之外。

老言官忍不住道:“吴大人不希望我等弹劾太子?”

吴三桂正色道:“正是如此。吴某只是想要查清楚真相并且呈报给陛下,并不是要搞什么政治斗争,更不是要和太子做对到底。”

几名言官一阵沉默,随后老言官道:“既然吴大人都已经开口了,那么我等这一次就暂且不上奏章吧。”

吴三桂大喜,拱手道:“多谢几位,将来吴某必有回报!”

片刻之后,吴三桂亲自礼送几名言官离开,接着回到书房之中。

只剩下一个人之后,吴三桂终于放松下来,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觉得本官要发动人弹劾太子,但本官就偏不!只要本官的人不弹劾太子,那陛下必然会觉得本官只是秉公办事,不是针对太子。到那个时候,本官再拿出对太子不利的事实,陛下自然就会大为动摇了。太子啊太子,你就好好的等着吧!”

吴三桂这一招,其实就叫做——以退为进!

吴三桂想了想,提笔写了一份奏章,让人赶紧送入宫中。

奏章上的内容很简单——整个事件都已经水落石出,还请陛下明日召开廷议,臣会说出真相!

端本宫。

朱慈烺走下马车,有些疲惫的打了一个哈欠。

今天的朱慈烺主要是去挑选太子亲军,正如之前所言,北京城之中的群众对于参加太子亲军的积极性极高,就连许多现役士兵和军官都跑来应征。

折腾了两天时间,朱慈烺总算是彻底的敲定了三千人的名额。

刚刚走下马车,就看到方拱乾急步走了上来,道:“殿下,大事不好了,陛下这一次可是要断我等羽翼,怕是风雨将至,我等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应对才行!”

赵谦挥了挥手,气定神闲的说道:“先开饭,有什么事情边吃边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