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百一十一章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2/3)

明明鼓点声很激烈,节奏感很强,但是旋律却依旧显得非常的丧。

再配上叶未央特意压低了的声线,从旋律到唱腔,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无奈感和失望感。

开头歌词就已经奠定了基调。

出现在故事里的是天真的“我”,没有在故事里的是在现实中无力挣扎的“我”。

歌词中出现了两个“我”,很多观众甚至心里都出现了一些迷惑感,这歌词是什么意思?

不过,很快叶未央就给了他们答案。

那丧丧的旋律,在京博安切拍迅速打了几下鼓点后,骤然一静,所有的乐器演奏声都瞬间消失。

大概两拍的沉默后,叶未央突然爆发。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

当叶未央唱到第二个他明白时,所有的乐器声再次出现,并且比刚才更加激烈,更加愤怒!

那种音乐中带着的不甘的愤恨感,瞬间就在整个录影棚中散布开来。

不少观众和大众评审们,双手不自觉的就握成了一个拳头。

楚秋的眼中更是精光连连。

作为一个常混迹文艺片圈子的演员,他其实更能理解这首歌的歌词想要表达的含蓄意思。

这首歌唱的是憋着一股心气,却在浮华复杂的世界撞的头破血流,只能老实收起棱角的“自己”。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这首歌开头出现的两个我。

一个是“天真的”,少年时的我。

一个是后来的,现在的“我”

“天真少年”时的我,是意气风发的,那时候揣着梦想,渴望实现。

“后来”的我,就是那个最终没能实现梦想的我。

歌词将曾经和过去的两个“我”进行对话,用以表达理想死去的无奈,以及不解“为何至此的原因”。

这种歌词的表达手法,是一种很文艺的表达。

表达对自己理想死去的失望与不甘。

这也是楚秋最熟悉的味道,文艺片导演都爱用这种表达手法,所以他一下就读懂了这首歌想要表达的东西。

台上,叶未央抬起一只手,仿佛在触摸着远方的什么东西,歌声中充满了失望与不甘的情绪,缓缓的唱道:

「我听着那少年的声音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渴望着,美好结局」

「却没能成为自己」

激烈的伴奏声突然再次一静。

伸手摘下话筒,叶未央不再弹唱,而是双手捧着话筒,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犹如自问一般,丧丧的轻声唱道:“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那感觉,就好像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在悲伤的自语一般,不少观众的心,都跟着叶未央的声音,被紧紧的揪了起来,有一种难言的痛苦情绪。

就在这时,消失了的伴奏声再次出现,激烈的鼓点声和电吉他一波高过一波的强重音,犹如一把锤子,重重的锤到了心口。

叶未央一扫刚才的颓废感,抓紧话筒,用尽全力的弯着腰嘶吼着唱道: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

这一张一弛,紧紧的揪住了不少观众的心,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前面在缓缓的爬坡,当爬到轨道的最高点后,突然一停,然后又没有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