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092 媒体的力量VS观众的力量(2/2)

空前的演奏会,尤其对于后面出人意料的四手联弹,给与高度的评价。

然而,在看到国家大剧院的现场版视频时,这些媒体人恨不得撤回自己的稿子。

相反,国家大剧院的几千人观众,发挥出了洪荒之力,在网上引发了一股热潮。

起先,是观众自发发布的短视频、小视频风靡于朋友圈、微博、贴吧、豆瓣社区、各大音乐社区。演奏结束后开始有长篇观后感帖子,帖子未必多专业,但胜在真情实感。

再之后,乐评人的文章发出来,而且是中外乐评人集体发力。他们从这次演奏会的先导宣传,到后期呈现,从选曲到配合,再到两对四手联弹的盛况,乐评人称,这样水平的演奏就是放诸于金色大厅、卡耐基大厅,也足够分量了。

文章很快攻陷了脸书,从脸书回传国内。讨论热帖接连不断。

韦琳琳例行公事,写好了鸟巢后宣后,迅速开视频,观看国家大剧院的实况。

时间来不及,她跳着听,边听边打字。

“因为某些原因,我没能出席大剧院的现场,以至于错过了这场天籁之音。”

“说天籁其实都有些拉低了这场演奏会,前面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关于东方与西方,传承与发扬的观点,我在这里就不拾人牙慧,继续赘述了。”

“我想说的是,评价一场演奏会的优劣,不要看卖了多少门票,出席了多少重量级人物和媒体,就像一场电影,有的票房很高,明星阵容很逆天,但口碑是烂的。观众被广告吸引,走进电影院,看完全是糟心。”

“对了,我想你已经明白我想说什么,演奏优劣要看观众的反应。观众觉得好听、好看,观众觉得值,那么这场演奏会就是成功的。无论电影也好,演奏也好,有资格评判的是观众。电影,是观众的电影,艺术,是观众的艺术。”

“抱歉,因为激动,我有些语无伦次。不过在如此精彩的演奏之前,我也不得不承认语言的苍白,我无法给与那场演奏更高的评价,因为我没有到过现场。但即使在视频上看,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仍久久回荡于脑海。!!!不说了,我去补课了,全部听完了,我们再聊。”

名嘴林不愧是名嘴林,她的评论没有通过官方媒体,只是在她自己的私号上,以毫不正式的形式发了出来,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的太好了,网友群众纷纷点赞、转发,并在此基础上发挥。

音乐,是观众的音乐;

演奏,是观众的演奏;

善解意,是世界的善解意,也是我家的善解意。宝藏女孩,我先抱走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