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4章 坏消息是什么(1/2)

又过了些时日,今日朱瞻基又是一脸兴奋的跑来唐家,手舞足蹈的告诉唐辰逸朝中的最新消息。

随着北征日期逐渐的靠近,这家伙是越来越兴奋了,原本朱高炽揪着拧着才能看些宫里奏报的他,现在一天都要问上好几遍。

生怕错漏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这部,今日也是如此。

自太子东宫出来,便一路直到了唐家,将被窝里的唐辰逸一把揪起来,给他说着。

“辰逸啊,你说我爷爷怎么就这么能容忍朱荣那狗东西呢?”

一旁衣冠不整的唐辰逸便将被子死死的抱紧,蜷缩在墙角,活脱脱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儿。

见朱瞻基说着有些愤恨,唐辰逸便随口说道:

“我怎么知道?”

朱瞻基便捶着手,愤愤不平的说道:

“我要是爷爷,我就将朱荣那狗东西拉出去砍了,然后立马御驾亲征!”

唐辰逸只是一脸无语的白了他一眼,觉得此时的朱瞻基像个怨妇。

今早上朝的时候礼部尚书吕震联名督察院的几位御史弹劾辽东总官兵朱荣镇守不谨,致鞑靼部犯边杀伤军民,劫夺孳畜,在一众大臣的据理力争之下,朱棣暂时饶恕了朱荣,命他戴罪立功。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若是撤换辽东总兵,其实也是很不利的一件事,毕竟朱荣镇守多年,对边关最为了解,贸然换将并非好事。

而且朱棣即将亲征,朱荣是对鞑靼部最为熟悉的,由他来接应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出于这层考量,终究是朱荣一干人等逃过了一劫。

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对蒙古那些鞑子破口大骂,随即对朱荣也是直呼蠢货,不可救药,恨不得自己马上亲临大同,将阿鲁台活捉回来。

少年人就是年轻气盛,朱瞻基更是太孙,不惧天高地厚,有一种傲视天下的心气。

唐辰逸倒是也被他说的有些热血沸腾了,急忙穿好了衣服,怕他等会儿更加的热血。

“那皇上最后怎么安排的?”

两人坐在桌前,唐辰逸端起桌上的茶水,淡淡道。

朱瞻基便略一思索,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道:

“大军分为前后运,前运随大军行,后运稍后。前运合用总督官三人,分别是隆平侯张信、尚书李庆、侍郎李昶,车运驴运各分官领之。领车运者二十六人,其中有泰宁侯陈愉、都督张远……领驴运者二十五人,镇远侯顾兴祖、都督张安……”

朱瞻基这边说着,听的唐辰逸是一阵头大,不知道他是怎么记住的。

这家伙平时记忆力看起来一般,怎么到这个时候就彷佛人工智能一样呢?

“得得得!那咱们怎么办?”

唐辰逸连连摆手说道。

再让他说下去,估计能说到天黑。

“咱们自然是跟着我爷爷,随着中军,到时候就看他怎么说了。”

唐辰逸便若有所思得点点头。

打仗不是儿戏,连他这种咸鱼都要上战场了,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杀他一两个鞑子回来。

他心里想的不是缩在大军后面,而是也有自己的一番热血幻想,不过到时候具体怎么干就不知道了。

“我爷爷征讨书都下了,估计不日大军就要开拔了,辰逸你要做好准备了。”

朱瞻基说着,一脸惆怅的拍拍他的肩膀,似乎实在为他担心。

唐辰逸只是幽幽得看着他,你要是真为我担心当初就不该非拉上我出征。

似乎看出来他眼中得深意,朱瞻基便干咳一声道:

“咳咳!张懋那家伙呢?好久不见了。”

唐辰逸便暗暗叹了口气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