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0章 皇帝也没钱(2/3)

所以,大明离不开银子。

那么,银子从哪里来呢?

大明白银来源主要有三,自产就不说了,万历皇帝的派出矿监们,“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诸铛所进矿税银几及三百万两也”,搞到天怒人怨,每年才三十多万两的规模,这点毛毛雨估计还没山西某家晋商地窖里埋的多。

第二个来源是日本。德川龟孙偷桃子成功后,日本对外贸易进行严格货币管制。对华白银出口量,由1603年前的每年一百五十万两以上,骤降到1620年后每年不足三十万两,仅剩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

欧洲的情况比较复杂,1596年郁金香泡沫破灭后,欧洲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从最高峰1620年的二百八十万两一年,降到最低点1640年的八十万两一年,减掉了七成之多。

白银流通不足会造成各种麻烦,比如饥荒。

即使在全国总体粮食产量平稳的情况下,沿海工商业地区由于出口萎缩,白银支付能力降低而无力进口农业产区的粮食,从而粮价大涨。

明朝不是缺少物资,而是缺少调运物资的支付手段。

越缺钱,越涨价。

白银进口的骤然减少对明朝的经济重地造成重大打击,而且严重影响到了明朝的财政,使明朝的财政进一步恶化。

所以大家现在越来越缺银子。

所以,所有人都在向皇帝要钱,而且是要私房钱。

如果把万历皇帝论斤卖了给足银子,相信很多官员都会考虑尝试的。

皇上很不高兴,不高兴是因为杨镐这个杀才还在向他要银子。

杜松在辽镇的地盘上莫名其妙被击溃,而距离建奴不远的李如柏却能安全返回,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高兴就得有人人头落地。

可是辽东现在还在打仗,临阵杀将不仅不利战局,还会让辽镇那群丘八看笑话。

从长期不上朝这件事情来说,长大后,朱翊钧就变成了朱厚熜,成了他的爷爷。

好在万历皇帝没有世宗玄修的雅好,他只是喜欢盖盖宫殿,盖宫殿也花不了多少钱,可是大明好像一直很缺钱,至少大明的皇帝一直缺钱。

爷爷朱厚熜出生的安陆兴王府,其实不怎么风光,甚至比不上湖广的一些大户。

朱翊钧他亲妈孝定皇后本是由都人(宫女),后升为侧妃,出身卑微,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朱翊钧这一脉对金钱的渴望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就有后来矿监民乱那些破事儿。

矿监们在各地折腾了十几年,搞得民怨沸腾,上至巡抚总兵,下到普通小民,都对矿监、矿挡,恨之入骨。

除了比较有名的高淮乱辽,杨荣乱滇,全国各地凡是有矿或者没矿的地方,都有这些矿监们的身影。

压力虽然很大,不过捞钱还是要继续,老皇帝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大不了朕死以后,洪水滔天。

从某种程度上讲,朱由校和朱由检是完美背锅侠。

两人都具有较高辨识度,一个喜欢木匠活,一个刻薄寡恩,相比爷爷,这兄弟俩的所作所为更容易被后世记住。

两位背锅侠背着爷爷万历皇帝的这口大黑锅,引领大明王朝一条道走到黑,越走越沉,最后大家都被大铁锅压死。

万历四十七年的春天,面对雪花片似得奏章塘报,已经很久没有过问政事的老皇帝,终于开了金口。

杨镐发来的奏报,万历皇帝简单做了批复,首先把战败的锅全部甩给了杜松,毕竟这家伙现在死了,死人不会开口。

同时不忘提醒杨镐,做了错事,就要好好干,不能再错,调兵的事情交给兵部,你就不要擅做主张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