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2章 战果(2/3)

人,包衣及生女真四千三百余人,蒙古瑷兔、炒花等部三百余人,战果不可谓不丰盛。

考虑到此时后金政权不足三十万(萨尔浒战后)的人口规模,真夷丁口不过堪堪数万人,开原之战便去了十分之一,这对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绝对是一次空前的沉重打击。

镶蓝旗已被彻底打残,士气低迷,其他三旗也意识到了明军潜在的战力——虽然这种实力还未完全发挥。

刘招孙推测,如果努尔哈赤思维正常的话,至少在今年之内,不会再兴兵攻打开原,当然,不排除后金军会有小规模的报复行动。

战后,明军忙着斩杀城中溃兵,没有乘胜追捕俘虏,所以这次他们的俘虏很少,只在各门抓了一百多个未及逃走的包衣,还有十几个真夷,这些人身上都装满了劫掠来的金银珠宝。

除了直接的人头和俘虏,各类军械物资也斩获颇丰。

各类铠甲三千七百六十余副,不过经过激烈战斗后,这些大都战损,堪用者不到一千副,茅元仪让那些沈阳带来的工匠对破损铠甲进行修葺。

长枪、重刀、顺刀、狼牙棒、骑枪等兵器共有八千六百余把,刘招孙计划训练更专业的火铳兵和长枪兵,除了那些长枪重刀,其余兵器他不太感兴趣,只留作训练新军时使用。

此外,共击杀俘获后金战马一千三百七十余匹,其中可用者三百三十匹,这些战马的俘获主要归功于喻成名所率辽镇骑兵,这些辽东铁骑于开原南郊,与后金精锐骑兵反复冲杀,杀敌甚众,最终全军覆灭,只余三十六骑存活。

这批俘获的战马,刘招孙计划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作为新练骑兵之用,另一部分用于建立一支精锐特勤部队,类似于后世的特种兵。

当然,这些只是初步规划,后续细节需要他和各营把总商议敲定。

除了战马,还有各类牛马车一百多辆,盾车三十多辆······很多都已破损,不堪使用。

最重要的收获还是粮草,主要来自溃逃的镶蓝旗。

由于镶蓝旗最后是全军崩溃,真夷战兵逃过护城河后,连牛马车都顾不上收拢,便一路往北狂奔,粮草自然无力运走,包衣奴才们烧了一部分,剩下的堆积如山的粮草只能白白送给明军。

刘招孙派人清点之后,四大贝勒馈赠的粮草共计超过一千三百石,足够城中三千多明军食用两月之久。

此外,清理战场的火兵们还从后金兵身上搜出了几千份炒面,这是建州女真特有的军粮,口感清脆,重量很轻,携带方便,类似于明军中的麋饼、皱饭、杂饼之类(1)。在萨尔浒战场上,后金军就是靠这炒面,三日之内,奔袭三四百里,消灭杜松马林军。

有了这些粮草,刘招孙便不用再去归圆寺找老和尚反向化缘,也暂时不用向开原大户磨刀霍霍,三千战兵也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清理完战场后,刘招孙立即开始着手进行战兵重组,这也是当务之急。

汇集开原的近三万明军,经过此次血战后,除溃逃不知去向者、劫掠被斩杀者、重伤不治者,剩下的,只有三千七百多人,可谓十不存一。

幸存的这三千七百多人,除了后来加入的狼兵,绝大部分人都是从浑江血战便追随刘招孙的老兵。

不说这些兵各个都是百战余生,经这数次血战之后,从他们中间随便挑出一个,都可当为先登勇士破阵杀敌。

所谓强军,不过是军队在艰苦训练的基础上,一次次取得作战胜利,不断积累战争经验与勇气信心,一支总在打败仗的队伍,即便装备精良,兵多将广,也无法称之为强军。

这也是在军事上,清军越打越强,明军越打越弱的原因之一。

经过这数次血战后,这些精锐对刘招孙已是唯命是从,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