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本质差别(2/3)

便需要1秒钟的时间。而如果分配给它百分之二的算力,计算完这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便可能是0.1秒。这样一来,原本虚拟世界的一万秒相当于现实世界的一秒,现在则只相当于0.1秒,时间流速再度提升了十倍。

分配给虚拟世界的算力越多,它的时间流速便越快。反之则越慢。而这一点对于虚拟世界内部的“人”来说,则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它们不会感觉到任何差异。因为无论外界如何调整,从1相加到10000,对于它们来说总是固定的一万秒时间。

这项设置,给予了人们更多的启发。因为在现实世界之中,人们同样将光走过大约30万公里的时间定为了一秒。而这,同样有可能是外部设计者眼中某些类似计算速度的设置。它们同样有可能提升这一项速度,在它们世界的一秒钟之内,令光走过3亿公里的距离,于是在人类感知之中,时间便流逝了1000秒。

于是,外部设计者的宇宙的一秒,便等于了人类世界的1000秒。而这个比例可以随意调节,以它们的技术实力,调节到一秒等于一亿年恐怕都不是不可能。

这有可能解释外部设计者为什么要耗费长达百亿年的时间来等待人类宇宙之中生命的诞生。因为对于它们来说,这有可能是算力提高之后很短的一段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项猜测而已,没有办法证伪和证明,暂时也没有什么用处。

在程序开始运行之后的一天之内,虚拟世界之内的时间过去了十万年。

事实上,程悦悦原本还想再提高一些这个比例的,但这已经到达了应龙号超算的极限,再提高比例就计算不过来了,于是只能作罢。

在这“十万年”时间之中,虚拟世界内的进程们完成了许多许多轮生死交替。它们自身的“基因”,也即程序代码,与最初开始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它们总是朝着能让自己活得更长,能让自身“基因”更好地延续下去的方向进化。因为这两项是这个虚拟宇宙设置之初的规则。不肯向这个方向进化的,都被淘汰掉了。

此刻,因为进化方向选择不同的缘故,这些最初一开始一模一样的进程们,已经分化成了许许多多个不同的族群,或者称之为不同的生命。因为相互之间相似度降低到了阈值以下的缘故,它们之间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不同的“物种”之间已经无法再诞生出下一代生命了。

因为它们发展的越来越多,所探索世界范围越来越大,需要的算力支撑越来越大的缘故,应龙号超算不得不将每天相当于十万年的比例调低,调整到了每天相当于一万年。

现实宇宙之中时间在流逝着,虚拟世界之中,时间同样在流逝着。

一个月时间之后,人们观察到,虚拟世界之中,某一些占据了生存优势的族群,其成员身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不符合常理的行为。譬如,它们会将自身急需的“点数”无偿让给另一些人,也有一些人在被另一些人“伤害”过无数次之后,仍然誓死追随,甚至还有一些人主动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等等等等。

察觉到这个现象之后,程悦悦立刻暂停了这个虚拟世界的运转,冻结了它的时间流逝。然后,她带领着团队成员们开始对这些进程的代码进行最为详尽的分析,试图找出它们做出这种与最基本规则相违背的行为的逻辑。

具体的过程很复杂。查看一行又一行由系统自行生成的代码,并分析其逻辑和意图,更是一项繁琐到极点的工作。但程悦悦所带领的团队最终搞清楚了这件事情,还原出了所有异常行为背后的程序判断逻辑。

不出所料,每一个进程做出与最基本原则违背的异常行为,其背后的程序逻辑都异常复杂。但同样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行为在程序层面都有明确而合理的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