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百二十二章心存欲而天下明(2/2)

顶好顶好的名字。”

至于言念肩头的小不点,不知何时已经躲到辰燚身后,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虞诗诗,他能清楚得感受道虞诗诗体内的恐怖气息。就连辰燚也不得不佩服这小东西那天生得敏锐力。

辰燚伸出手,小不点跳到手臂上,如今的小不点已经褪去了所有的绒毛,换上了丰满的羽翼,犀利的的目光要不是有虞诗诗在场还是丰神俊茂的。

辰燚挣扎起身,伤口疼的他龇牙咧嘴。轻轻一抬手臂,小不点如同大赦,直冲云霄。它对虞诗诗的恐惧并非是虞诗诗故意为之,反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强大的敏锐力感受到虞诗诗的强大,大抵上是鹤唳风声,兽性对强者的恐惧往往表现的更加直观真切。

看着已经跳出地平线线的朝阳冉冉升起,辰燚开口说道:“言念,你对君子不争何解。”

言念被师傅突然问这个问题有些懵,不过还是稍加斟酌后神态自若答到:“师傅曾说:以一几之力谋天下之平为圣,以天下之平谋一几利为鄙。故而弟子认为:君子以谋天下平而争为不争,君子以谋天下利而争为真争。前为真君子,后为真小人。”

“善,正解。好一个真君子,好一个真小人。”

对于言念答解,辰燚甚是赞同连连拍手叫绝,此解堪称一绝。

作为江湖人就连向来鄙视文坛风韵高骨的虞诗诗都眼前一亮。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有如此文赋,如果放在武道一途绝对是雨东卿、陆承严一般的存在。

一问以解一惑,看似是师傅对徒弟的扣心问答,其实又何尝不起辰燚自己在给自己一个答案。

现在的辰燚已经明白自己父母为何本是江湖散鸳鸯,却甘做那朝廷笼中雀了。因为父母愿做那天下忠骨,不仅父母,还有曹叔、李叔等等,所以他们都是笼中雀,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但是为了这天下也甘之如饴。

国于危难之际,多忠贞傲骨之士,上至达官,下至平民,无分贵贱。前有士卒战沙场,后有戏子诉忠骨。

相比开始初入江湖的一腔热血侠客梦,现在的辰燚似乎多了些忧国忧民。只有自己亲眼看见这世间百难,才明白这天下是何其的乱。

布衣书生陈庆之箱中装书不过三本也有一身报国志,一县小统领顾棠为护一方百姓也愿冒死杀县令......

天下如此乱,终究还是萧家负了天下。萧武帝于民族存亡之际打出:“泱泱大国,岂能外辱,以我炎黄血,铸我炎黄威”。天下万民归心,于战国乱世迅速崛起,重新一统中原,而后北击蛮族八百里,不仅收回战国时代失地而且使得蛮族十年不敢南下牧马。此盛世被称为“天启盛世”。

然后萧文帝继承大统后,一改先皇之治,秉承:“攘外必先安内”之策,着手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先后撤销了卫、赵、韩、东海、鲁、吴七个诸侯国,创立道州制,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削藩过程也导致内耗较大,北方蛮族乘机南下,北方丢失幽云十六郡。内外皆压下,剩下的几大诸侯国萧文帝也只能温水煮青蛙,不敢在动大刀子,而是开始稳固北方局势。

萧文帝的一系列大改革看似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实则正真的黑暗来自门阀制度下的黑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