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7节(3/5)

子逃命吧。”

成仁本想跟他们过去,但又一想,他们的筏子一定很,他们家还有老人,还有妇女,如何能载得动呢他迟疑一下,道:

“我还是上房坡吧。这房子三两天不会泡塌。你们家的人很多,你们上筏子吧,我不连累你们。”

“你怎么这话呢,我们挤在一个筏子上,何在乎多你一个人我虽是不识字,可是我知道你是有学问的人,又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只要过了这一关,日后定会魁名高中。可是你一死,这一肚子好学问也就随着水冲走啦。”

因为以前两家关系很好,春生父亲要写封信,读封信,都是请张成仁帮忙,所以现在无论如何不肯丢下张成仁让他一个人被水淹死。他一边话一边就拉着张成仁往东边院子走去。春生一看地上还有两根木料,就招呼父亲回来,一起扛了一根木料过去。

来到东院后,成仁就要同他们一起去扎筏子,春生父亲:“张先生,你是秀才,没做过这种活,你站在一边等着吧。”

筏子本来已快扎好,现在又加了一根木料,重新绑牢。春生家男女五口人都出来了,吃的东西也都拿出来放在筏子上。春生的母亲哭哭啼啼,这也舍不得扔,那也要往筏子上搁,被春生父亲跺着脚骂了几句,只好不带了。

大家正要上筏,春生父亲一眼看见张成仁还穿着长袍,叫道:“秀才啊秀才,你快把长袍脱了吧万一落进水中,腿被长袍裹住,人就死得更快。”

张成仁从来没有穿过短装,好像自来读书人就必须穿长袍。现在经春生父亲一提醒,才不得已脱了长袍。

他们刚刚在筏上坐定,大水已经来到,一下子就冲倒了垣墙。木筏在院里漂了起来。幸而春生父子都懂得一点水性,准备了两根长竹竿拿在手里,使木筏不会撞着屋檐。他们并不急于让筏子随水漂流,希望在院里能留多久就留多久。春生从房檐爬上屋脊,将一根绳子系在堂屋的兽头1上,然后下到筏上,拿着绳子的另一头,这样木筏就不会被水浪打走,总在院里。

1兽头屋脊两端的鸱吻,河南人俗称兽或兽头。

水愈涨愈高,很快把东西偏房和临街的房子完全淹没了。春生父亲用竹竿在水里试了试,竟有一丈多深。这时张成仁才感到春生父子真是好心人;如果他留在家里,现在真是太危险了。正这么想着,忽听见“轰”然一声,他家的堂屋在水中倒下去了;又是“轰”然一声,春生家的偏房也倒下去了,只剩上房还没有倒。木筏仍然围着上房,在水浪中颠簸。又过了好久,上房终于倒塌了。春生松开绳子,木筏随着洪水向南漂去。

一路上,筏子几次差点碰着高楼的屋檐,都被春生父子用篙尖点开。此时已是十八日早晨,天色已明,水面上的东西看得十分清楚,使他们躲过了好几次凶险。但春生父子对于撑船毕竟不是十分内行,很难掌握方向。当筏子被冲到州桥附近时,忽然从对面来了一只大木筏,筏上坐了十来个人,男女都有。眼看春生家的木筏就要被大木筏撞翻,幸而这时从大木筏上伸出了一根篙,将木筏点开了。张成仁抬头一看,见大木筏上坐的并非别人,就是张民表和他的妻、妾、仆人,还有一个顶的儿子。张成仁赶紧叫了一声:

“大伯”

张民表这时才看清这个短装打扮的人就是成仁,于是问道:

“成仁,你们一家人呢”

成仁硬咽着:“我们一家就剩我一个了,这筏上坐的是我的邻居。”

“你有没有东西吃啊”

“我只有两升杂粮,带在身上。”

张民表命仆人用一根带钩的竹竿将筏子拉到近边来,然后又命人拿出二两银子和一些杂粮交给成仁,道:

“你既然逃了出来,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过了这一大劫,你就可以好生读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