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5节(2/5)

角的余泪,然后:

“玩去吧,下午再送你去学里写字读书。”

福临被宫女们带出清宁宫玩耍去了。不过片刻,奉清宁宫皇太后口谕去大政殿询问消息的、在凤凰门值班的巴牙喇章京进来,向两位皇太后跪禀了今日在大政殿发生的朝政大事,使两位皇太后大为震惊。清宁宫皇太后尽管心中震惊,但是她嫁给大行皇帝皇太极已经三十年,既在大清国拥有中宫皇后的崇高地位,也经历过几次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这时能够处变不惊。听完以后,她挥手使值班的章京退出,然后转向福临的母亲低声问道:

“睿亲王在出兵前杀了杨善等几位大臣,还要处死肃亲王,只是群臣没人附和,他才把处死肃亲王的事缓了一步。我看,不杀掉肃亲王他决不甘心。肃亲王会不会被杀,只是明天的事。你我是两官太后”

忽然一位女官进来启奏:“启禀两位太后,和硕郑亲王在凤凰门请求接见,他有要事面奏两位太后。”

清宁宫太后轻声:“果然不出所料带他进来”

女官在清宁宫阶上传呼:“引郑亲王进来”

两宫太后已经来不及进行商量,只是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永福宫皇太后已经在心中拿定了主意,但还没有对清宁宫太后出,济尔哈朗已经走上台阶了。

济尔哈朗进来后向两位太后简单地行礼问安,神情有点紧张。清宁宫皇太后命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装做什么也不知道,用平常的口气问道:

“郑亲王今日进宫,有什么大事禀奏”

济尔哈朗欠身道:“今日上午,在大政殿出了一件大事,两宫太后可都知道睿亲王正是为了此事,嘱咐臣进宫来向两位太后禀奏明白。应该对肃亲王如何治罪,请两位太后吩咐。”

清宁宫太后用平静的口气向永福宫太后道:“今天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不用郑亲王再禀奏啦。与肃亲王有牵连的几个官员,该杀的杀了,该打该罚的都处分了,至于要不要处死肃亲王,两位辅政王一时不能决定,想听听我们两

29位太后的意见。我想,我们两位老少寡妇,自太宗皇帝去年八月初九日夜间突然归天以后”

“请皇太后不必难过,慢慢地。”郑亲王功道,看出来皇太后决不会同意处死肃亲王,他的心中有些踏实。

清宁宫太后接着:“诸王纷争,使大清国陷于内乱地步。我是在太祖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后金建国之前,十五岁来到爱新觉罗家的,那时先皇帝还是四大贝勒中的四贝勒,离现在已经三十年了。天命十一年秋天,太祖归天,太宗皇帝继位,第二年改为天聪元年,我称为中宫大福晋。崇德改元,太宗废除汗号,南郊拜天,受满、蒙、汉与朝鲜各族臣民拥戴,焚香盟誓,称为大清皇帝,我也改称中宫皇后。三十年来,我亲眼看着太祖爷和太宗皇帝如何经历无数血战,草创江山,建立后金,又改称大清。辅政王呀,郑亲王呀,你也是快到五十岁的人了当年的四大贝勒,如今只剩下礼亲王一人了”

郑亲王劝道:“这些事我全清楚,太后不要伤心,也不用再了。今日只肃亲王有罪的事”

太后用袖头揩揩眼角,接着道:“你同睿亲王都是辅政王,如何处罚豪格的事,只同满朝武大臣商议,不用问我们两官太后。我们二人遵守太祖遗训,对朝廷大政,自来不闻不问,只在宫中抚育幼主,直到他能够亲自执政为止。当年的四大贝勒,如今只有礼亲王还在人世,我记得他今年六十岁了。关于处死豪格的事,礼亲王怎么呀”

圣母皇太后在心中:“问得好,问得好。”

郑亲王明白清宁宫皇太后不同意处死豪格,于是道:“两官太后虽然不问朝政,可是皇上年幼,群臣不敢多言,礼亲王在上午的会议上只是沉吟不决,所以睿亲王想知道两宫太后有什么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