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黄河决口,赤地千里(3/4)
天就全部完成了。>
北海一号、二号所选用的发动机是国产300/420马力的四缸船用离合器,螺旋桨叶片也是单独采购的。安装后进行测试时,确认在逆风或是落帆时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15海里每小时;油耗则是每小时75~78升之间。>
改造完了两条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吨的大帆船,邓飞趁着现在人手充裕,又开始了对另外三条小型帆船进行改造。>
一番忙忙碌碌中,时间进入了七月,北海镇两地也准备迎来春小麦的收获。就在此时,一条从苏北徐大用那里发回来的消息再度震惊了整个北海镇上下。>
六月初九,由于黄河上游持续暴雨,造成下游水位猛涨。位于河南睢(音同随)州十三堡的黄河堤坝发生大决口。洪水将黄河大坝冲开两处,宽度均在二十余丈左右。之后洪水流经涡河夺淮入海,导致河南归德府、安徽亳州、蒙城等各州县数十万亩良田被淹,所有受灾地区今年夏粮全部绝收!>
根据徐大用派人了解到的情况,这一次大灾造成了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大批灾民纷纷逃往鲁南、江苏、湖广趁食,成为新一批流民。而留在黄泛区的几乎都是老人、女人和幼儿,有的地方几十里一片沼泽,村村断垣残壁不见人烟;很多留下来的人都靠吃观音土过活,拉不下大便撑胀死的人天天都有。甚至在安徽北部山区还有开人肉作坊的,穷困至极的人家已经开始卖儿卖女卖妻子到作坊里供过往客人食用。>
同时因清廷在台湾用兵征剿天地会造反,大批粮食运往福建作为军粮,造成北方粮价飞涨。>
接到消息的当天下午,赵新、刘胜、周卫国三人放下手头事务,急忙从富尔丹城赶回了北海镇。第二天一早,在北海镇的新修的那间大会议室里,民政、海事、训练司令部、医疗、教育所有相关负责人全部到齐,甚至连吴安全也带着几个人赶了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会议室内,陈青松一脸严肃的通报完情况,对众人道:“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下如何解救安置流民,同时还不能影响秋收。”>
“请问,睢州十三堡是哪里?”>
陈青松一看,是吴安全下面那个叫范统的胖子,于是答道:“河南商丘以东。”>
这时赵新首先开口道:“我先说一下,演习计划往后推迟。军队这次要全体出动,一是支援秋收,二是帮着搭建安置房。”>
此言一出,刘胜、王远方、吴思宇三人站了起来,表示完全没问题,全力配合。>
陈青松道:“是不是考虑运一批人去虾夷地和苦叶岛?”>
赵新点头道:“可以。两边先各安置两千人。”>
于德利道:“我提议发动学校的学生,配合治安警,搞好在居民里的宣传工作,以免到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洪涛道:“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我们这边会安排人随船,在路上就做好防疫工作。”>
吴安全和范统等几个新来的穿越众都没有说话,静静听着各人的发言。范统心说好家伙,一个个煞有介事的,跟真的似的。>
等众人都发过言,吴安全这才开口道:“赵总,你看看我们能帮上些什么?”>
赵新道:“老吴,你们那边建厂是第一位的,否则冬天一到什么都干不成。”>
吴安全想了一下,缓缓道:“这个请您放心,地基部分保证在九月底完工。不过现在好多人都闲着没事做,您看要不这样,哪边缺人手就找我,多了不说,四五十号人随时待命。”>
这场会议结束后,人在苏北的徐大用当天便接到了北海镇的命令,上面就八个字:全力运人,刻不容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