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回 虎口余生一潜龙(2/3)

无路可逃之下,钻进小朱瑶帐中,受她那顽皮一笑所骗,引来阴阳双煞,被两人捉住,当了一回孝子,做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傀儡小皇帝,最后被关进死牢。

万想不到萧影九死一生,巧脱性命,并且屡得奇遇,得成绝世神功。楚天河与其二次相遇,暗忖以自己当下武功,已无法杀死萧影,心思斗转,登即眼前一亮,心里哈哈大笑起来。笑毕他又在心里自言自语,切齿道:“朱温老贼,你做梦也不会想到,将来杀死你之人,竟然会是你自己的亲生儿子!壮哉!快哉!世间最妙之事,莫过于此,哈哈,哈哈!”

他决意要让萧影和朱温父子相残,心里同时觊觎萧影身上的侠影神功和惊鸿簪,是以当日在太原武林大会上,他只身冲入萧影与福禄寿禧四怪的激斗场中,看似相助萧影,实则是要与其套近乎,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从而骗取《侠影神功》秘籍和惊鸿簪。只可惜自当夜萧影救同白若雪逸去后,便此不知下落。

后来在卧龙冈相见,他见萧影宁死不肯交出惊鸿簪,当即回至开封皇宫,从旁怂恿朱温亲自前往,追杀萧影。心想只需萧影杀死朱温,自己立可光明正大地调集宫中高手,追捕萧影,到时惊鸿簪便可到手。

朱温先已命人夺取惊鸿簪,这时自楚天河嘴中得知携簪之人,原来正是萧子仪之子,现下武功且为了得,霎时间杀心大起,一面命人四处追查萧影下落,一面却得到朱瑶遣阴阳双煞回报,称萧影不日将前来开封行刺父皇。

朱温在皇宫布下天罗地网,张网以待,只等萧影钻将入来。

岂想萧影顾及中原河山危殆,暂时放弃行刺朱温之想;又念及朱瑶身陷重围,无以保命;同时自己也因携有惊鸿簪之故,被黑白两道穷追不舍。他和朱瑶迫不得已,一路向西逃命。

在楚天河的怂恿之下,朱温终于坐不住,不惜皇帝万金之体,一路向西追击萧影,顺带劝回朱瑶公主。

果然朱温与萧影在西域雪原之中狭路相逢,两相分外眼红,火并之下,楚天河这一“父子相残”大计,眼见便可达成,萧影却在将死之时,被朱瑶舍命救下。

此后楚天河一计不成,一计又生。当他暗中偷听到萧影和朱瑶意外撞见大批宝藏,当即现身,极力鼓动萧影揭竿而起,推翻朱温这个皇帝。怎奈萧影意不肯从,却愿献出那批宝藏,以供举事资斧。

楚天河大喜,与萧影约定会期地,当即动身回归中原,邀约怀远、了空、肖扬、虎一通四人西去。

……

楚天河在寺中侃侃而谈,这其中有损自身颜面的地方,或是隐密关窍所在,自是不能直截了当将之说出口,或隐略不说,或稍作歪曲来讲。之间的种种阴谋诡计,其志在光复大唐江山,而当场之人,无不心里对大唐心存眷念,原就心里褒大唐而贬大梁。人人心想,便是再阴毒的诡计,用在朱温头上,那也殊不为过。均觉楚天河在中间的所作所为,都是光明正大之举,无可厚非。

听了楚天河这席话,当场大多人反而觉着他有勇有谋,且又忠心为主,一心只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着实可圈可。只是李唐江山,终不免落入朱温之手,又觉楚天河之举,可歌亦可泣。

大多人心里这么想着,毕竟恨屋及凤,看向萧影的目光,慢慢便掺杂了些许鄙夷之色。而离乱思盛世,身处乱世之人,往往便都感怀盛世,此时众人将心中对盛世大唐的眷恋之情,尽皆寄托在楚天河身上,盼着他能带大伙重回大唐时期的太平盛世:国家没有战争屈辱,百姓丰衣足食,江湖之中少有血雨腥风,日子过得何等称心如意!

此刻大多人将楚天河当成忠臣良将看待,不过萧影虽为朱温之后,然其非但于中原武林有着莫大功劳,而且功在社稷,岂能只凭他是朱温之子,便睁眼不见事实,将他的功劳全盘否定?毕竟冤有头债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