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摄政,二选一(2/3)

支军队。

留守军队的安全,徐安简单粗暴地解决了:“所有军士上船,船只蓄能,做好战备,一旦有人进攻,能挡则挡,不能挡则退至海面上。”

郑和、朱能、骆冠英都同意这个做法。

岸上防守毕竟范围大,分散人手,万一有人一蜂窝跑过来,很可能会伴随一定的损伤。与其那样,不如退至海面之上,倭人再多,也不可能在水面之上战胜大明水师,而大明水师却可以轻松反击,进行一场生动的炮火实操。

兵一万,前军三千,交给骆冠英、赵世瑜、万青林等人指挥,后军三千,交给朱能、徐安等人统御,中军四千,郑和亲自带领。

军队开始行进,前往京都。

阿野实为找了个借口,先一步离开明军,郑和并没有阻拦,六条时熙留在了骆冠英等人身边,负责带路。

很显然,

六条时熙带的路与大明掌握的路径有些区别,因为路程增加了许多。

行军一日,六十余里,明军还没有看到京都大城的影子。

六条时熙解释,这是一条好走的路,其他路虽然近,但需要翻山越岭,它难走啊,我也是为了你们好,虽然走得远了点,但胜在安全,这不是,我一直带你们走的平坦地带对不对。

骆冠英点头:“你说的都对。”

于是,休整了一晚上的明军,第二日在六条时熙的带领之下再次前进,而这一次,开始接近山区。

六条时熙高兴起来:“翻过这座山,就到了琵琶湖,后龟山与足利义持等人,现如今都在琵琶湖那里准备迎接事宜。”

骆冠英点头:“你说的很好。”

一个骑兵飞奔而回,对骆冠英、万青林等人说:“西面是铃鹿山地,东面是養老山地,中间是平原,两山尽头无路可走,只能翻山而过。另外,山中——无埋伏。”

赵世瑜、沈伟等人微微抬起眉头。

刚刚还紧张到极致的六条时熙瞬间放松下来,在一旁笑着说:“怎么可能有埋伏,我们是诚信归顺。以大明天威,想要杀我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骆冠英看向远处的山地,微微笑了笑,侧过头看向六条时熙,咧嘴说:“你做得很好。”

六条时熙嘴角刚露出笑意,便感觉胸口猛地一疼,低头看了过去,只见一个尖锐而锋利的东西出现在胸前,露出了带

血的寒光,又缓缓地从胸口抽了回去,经过体内,收回身后。

痛觉传入神经。

六条时熙艰难地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大明将领,这个人好像叫万青林,只是,为什么?

骆冠英没有说话。

沈伟、赵世瑜等人不会告诉六条时熙,斥候收到的命令是:如果存在埋伏,则停顿一下说没有埋伏。若是没有埋伏,则无需停顿。

这种安排也是为了六条时熙狗急跳墙,暴起伤人。

骆冠英看向斥候:“前面山势如何?”

斥候道:“山势颇陡,有巨石滚落的危险,另外,前面林密,不利火器施展。具体有多少伏兵不好说,但借助望远镜观察,山中伏兵不在少数。”

骆冠英呵呵笑了笑,对一旁的沈伟、赵世瑜等人说:“这群鬼子们竟还玩起伏击战,罢了,那就和他们玩一次吧。郑淮、万青林,你们带一千人做先锋,将他们引过来,我留在此宽阔处,与大将军会合,以逸待劳。记住,不得恋战。”

郑淮、万青林领兵而出,行军十里,终于看到了那一处令人心惊的伏击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