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忠魂信,帝王泪(三更)(2/3)

站在桥上,看着水里扑腾的瞿佑,喊道:“这位兄台,可需要帮忙”

瞿佑这才想起来,黄子澄根本没见过自己……

好不容易上了岸,还没来得及跑路,瞿佑便看到了笑吟吟地雄武成。

郁新没有动用卫所之力,只凭着安全局二十余人,三千青壮难民,便平定了白莲教叛乱,杀二百三十余教徒,活捉了瞿佑、吴远,剩余二百余教徒,被郁新押到了城门口,当着百姓与难民的面,一起砍了。

“白莲教徒,祸国殃民,日后谁再敢结党营私,身入白莲教者,按朝廷律令,杀无赦!万望诸位以此为戒,莫要兴风作浪,害人害己!”

郁新高声喊道。

相对于苍白的语言,人头是最好的警告。

一时之间,定远肃然。

郁新正在拟写奏折,主簿谢刚匆匆走入大堂,道:“大人,城外来了许多粮商,希望朝廷可以高价购置。”

“高价为何要高价一两银子两石米,让他们把米留下,人可以走了。”

郁新没时间理睬这些小事,白莲教徒可以控制定远,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若朝廷不早点拿出对策,必成大患。

五百余教徒,只不过是定远一地。

定远之外呢

当下白莲教教徒最多的,还不是凤阳府,而是河南、山东与北直隶等地。

一旦这些教徒形成一股势力,反叛朝廷,其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的苛政,朱允炆的施政方略,都不断在伤害士绅利益,这些又促使士绅在立场上倾向于白莲教,甚至主动为其提供掩护,支持,乃至于自己也加入白莲教。

白莲教扎根民间,本就是朝廷控制薄弱之地,若再有城中士绅为其提供支持,那白莲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将不可小觑。

郁新将自己的担忧写入奏折之中,交给雄武成,道:“这封奏折,要以最快速度递送京师。”

雄武成接过奏疏之后,从怀里又掏出了一叠纸,喊来镇抚司汤不平,一并递了过去,道:“你亲自跑一趟京师,将郁阁老与我的奏折送上去,若是可以,当面汇报定远之事。”

汤不平收好文书之后,离开县衙,打马便离开了定远城。

郁新皱了皱眉,道:“雄同知什么时候会写奏折了”

雄武成哈哈笑了起来,道:“莫要欺负我是武夫,武夫也有武夫写奏折的法子。”

“好吧,那瞿佑可交代了”

郁新转了话题。

雄武成摇了摇头,道:“邱大来被汤不平三脚踢死了,吴远受尽折磨,求饶上百次,依旧不知谁是古今,那瞿佑倒是个硬骨头,无论怎么动刑,都不开口。”

郁新走到堂中,沉声道:“瞿佑见势不妙,舍弃教众孤身逃走,只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有求生意志,以死相逼,他会开口的。”

雄武成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亲自审讯!”

皇宫,武英殿外。

内阁大臣解缙、工部尚书郑赐求见,双喜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人,道:“昨儿皇上只休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刚用过午膳,午憩还至一刻钟,两位大人能否稍候一二”

解缙、郑赐听闻之后,对视一眼,不免有些担忧,只是所汇报之事重大,又不敢迁延。

就在两人犹豫时,殿内传来了朱允炆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双喜连忙请解缙、郑赐入殿。

朱允炆强撑精神,赐座二人,直接问道:“郑尚书也一起来了,可是张显宗那里有了消息”

郑赐眼一红,起身走出,跪在地上,然后拿出了一份奏章,道:“皇上,张显宗,他,他为国尽忠了!”

“什么!”

朱允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